
事實證明,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吉 (Kevin Feige) 一直在悄悄地洩漏軍情:2010 年當大家正在歡欣鼓舞我們的元祖復仇者聯盟登場,他就有意無意地提到了《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9 月時他又在雜誌專訪上提到:
「漫威電影宇宙應該開發一部宇宙題材作品。」
當時大家還以為,這個「宇宙題材」應該會是雷神索爾的下一部電影主題。直到 2011 年 8 月,媒體才證實《星際異攻隊》正在籌備中──儘管是誰要來製作這部電影都還不確定。
這部胡搞瞎搞的電影《星際異攻隊》籌備過程並沒有那麼歡樂,又過了一年,直到 2012 年 9 月,詹姆斯岡恩 (James Gunn) 確定了簽約成為導演。先前夏天時凱文費吉已經先放話了,2014 年 8 月就要上映《星際異攻隊》。長達兩年的籌備製作期展開,卻在選定那位傳奇不法之徒的人選上就先卡關。

漫畫《星際異攻隊》。
漫威《星際異攻隊》大膽顛覆新嘗試
該如何評斷《星際異攻隊》?你可以說這是一個低階版《復仇者聯盟》──因為他們先發制人的成功率太低了,大多都是在亡羊補牢復些小仇。但是更重要的,這是一部腳踏兩條船的電影,這是一部混搭 (mix) 的電影,這是一部需要同時呈現雙重面貌的電影。
光從導演的選擇上就可以預料的到,詹姆斯岡恩一方面總是製作顛覆傳統的嬉笑怒罵作品──例如他著名的短片系列《輔導級A 片》(PG Porn),以健康歡樂不露點的方式表演所有 A 片哏──但是另一方面他卻又是憤世嫉俗的電影人,對社會與政治議題充滿熱血,敢寫出《犀利人夫》(Super) 這樣看來惡搞、實則辛辣批判英雄思維的重口味電影。

詹姆斯岡恩。
《星際異攻隊》是漫威電影宇宙中期最大膽的嘗試,他們透過這部什麼都有一點的電影,試圖為原本總是單一調性的超英雄電影加一點繽紛──蝙蝠俠電影裡總是一片黑、《夜魔俠》裡總是充滿一堆救贖、犧牲等等的宗教主題。《星際異攻隊》當然是超英雄電影,但是它同時打破了許多超英雄電影的公式,例如它的反高潮結局──它甚至沒有與最後魔王一決死戰,連砲聲連天的超能力大對決都沒有;例如主角甚至不是能力最強的角色,這跟《鋼鐵人》(Iron Man)、《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與《雷神索爾》(Thor) 大不相同;主角群們甚至沒有悲天憫人的偉大救世精神──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拯救世界的博愛思想。
守護銀河的不法之徒,其實只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這樣的顛覆電影,如果只是披上喜劇的外衣是無法確定觀眾會有興趣的,因此,身為主角的彼得奎爾 (Peter Quill) 便責任重大。他當然也得是雙面人──他自小身世悲慘,被人從地球誘拐、被丟進賊窩、以一個平凡地球人的身分,得在窮凶惡極的銀河低級階層裡像隻蟑螂般存活;但他同時又要樂天無憂,永遠保持孩童般的純真。他是地球人,他也是宇宙人;他是收破爛的宇宙海盜,他也是遊俠浪子;他是不法之徒,卻又是銀河的守護者。

彼得奎爾。
從詹姆斯岡恩在 2012 至 2013 年找尋奎爾時的選擇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找過喬爾埃哲頓 (Joel Edgerton) 與約翰赫斯頓 (Jack Huston) 這樣充滿野性魅力的硬漢,但他同時也考慮過艾迪瑞德曼 (Eddie Redmayne) 與吉姆史特哲斯 (Jim Sturgess) 這樣較為中性的娃娃臉。岡恩想要先找到能滿足野性與純真性格之一要求的演員,當然,他最想要的是兩者合一:他的終極目標是找到韓索羅 (Han Solo) 與《回到未來》馬蒂麥弗萊 (Marty McFly) 的合體。而如果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 與米高福克斯 (Michael J.Fox) 能返老還童就好了……如果他們兩個能基因融合成一個人就更好了。

《回到未來》的馬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