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聯盟》掀起的DC宇宙腥風血雨史(一):別說廢話,給我史奈德

2019 年 4 月 24 日那一週,你最期待的電影盛事是什麼?不,我不是在講《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 。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想,有一群人更關注銀河系的另一端,那裏卻沒有這裡如此喧鬧歡樂。他們已經哭喊、乞求、怒吼了連續 16 個月。就在漫威大電影歡喜上映的這一週,這群粉絲決定繼續他們的任務,再發動一次全球性的網路串連活動。而這只是媲美聖杯之旅的偉大史詩中的一個小逗點,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給我們「查克史奈德剪輯版」(Snyder’s cut) 的《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

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 中途離開《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

 

傾聽粉絲的聲音──華納有做到嗎?

「漫畫改編電影」是非常容易累積觀眾基本盤的類型電影,宅宅們會散盡家財來支持你的漫改電影。因此,電影公司如何與漫畫粉絲們「相處」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漫威影業非常懂得如何轉化粉絲的熱情以「借力使力」,像是他們回應了粉絲對考森探員的熱情,將考森放在他們早先計畫的漫威影集裡擔任主角;而華納影業也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他們選擇關上大門、剪掉電話線、忘記外頭有一群激動的粉絲正在向他們叫囂。

推薦閱讀>> 超人亨利卡維爾被解雇?讓我們來清算華納影業的三流分手理由

布麗拉森 (Brie Larson) 為《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宣傳。

布麗拉森蹲下為小粉絲簽名。

別忘了,這套冷戰策略並非永遠都行不通。採取不問不說主義的華納影業,在與奉行「如果我告訴你,我就得殺了你」主義的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導演合作時,幾乎是堅壁清野般地封鎖任何溝通管道。在《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三部曲電影製作的數年中,粉絲就像在面對一台巨大的蝙蝠俠販賣機,你不能期望它會跟你聊個天、談個心事,你只能盯著販賣機上的開賣公告。時間到,去投錢,然後你就會得到一大包讓你嗨翻天的新蝙蝠俠玩意兒。這會讓華納與蝙蝠俠獲得更多的粉絲嗎?事實證明,真的可以。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三部曲劇照。

但那都是 2012 年以前的事了,如今是一個人們拋棄現實、在網路上建構現實的超光速數位時代。人們期待更好更滿的回應,他們迫切地想跟你的超英雄電影零距離接觸。而如果每個導演都能丟出完美無瑕的電影後便閉關隱居,那也就罷了。粉絲們會群聚在這些燒腦又引經據典的電影旁討論個一年半載:他們很懂得自娛自樂。但像是《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這樣不如預期的電影出現時,冷戰策略看起來就變成了一種傲慢、冷漠與不負責任。

《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倫敦首映。

DC 英雄們齊聚一堂。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