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們一起搶著當美國隊長(五):威爾森貝索爾 —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英雄,那就堅持到成為大壞蛋

某個 DC 世界的人說過這句話:「你不是死得像個英雄,就是活得夠久看著自己變成惡人。」最後好像這句話也只能運用在他自己身上,畢竟坐他對面的蝙蝠俠,到死前都無怨無悔地堅持當個好人……。但其實這句話可以應用在另一個人身上,他是威爾森貝索爾 (Wilson Bethel)。

現在觀眾看到他,只會從心中湧起一股嫌惡不快的恐懼,但他也曾經有個成為英雄的機會,而當年他沒有成功。他遇上的心痛遭遇時常令人誤會,他是不是就此決定遵循雙面人的忠告,矢志最終成為一個大壞蛋。

威爾森貝索爾 (Stephen Wilson Bethel)。

 

前情提要 >> 那一年,我們一起搶著當美國隊長(四):約翰卡拉辛斯基 — 放下圓盾,享受世界的清靜吧

 

誰要簽下「美國隊長」這份重量級合約?

漫威影業為任勞任怨的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角色,制定了一份任勞任怨的合約──其中需要拍攝 9 部電影的這件事,也許比低薪還來得麻煩。時間很寶貴,好萊塢的時間甚至更加寶貴。

檔期衝突」是許多演員與註定讓他們大紅大紫的電影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而 9 部電影的篇幅將可能佔去一個演員未來至少 5、6 年以上的光陰,如果你演得差,電影公司說不定還不會放過你,死拖活拖地硬是要你繼續續攤,就是要把合約上的 9 部配額全部拍完;而如果你演得好,那麼你最好期望你真的很熱愛美國隊長,而且電影千萬不要把這個角色中途改成觀眾不喜歡的樣子,因為觀眾已經被 9 部電影洗腦了,這個角色將會緊緊地跟著你一輩子,在你下一次接演成人情慾電影時,小報將會毫不留情地貼出「驚爆!美國隊長掏出他的寶劍了!」這種標題。

卸下美國隊長身分的克里斯伊凡,在其他影劇作品當中的形象與美隊差異甚遠。

離開隊長工作的克里斯,迫不及待地演出舞台劇裡與隊長形象天差地遠的小警察。

但是 9 部電影這個數字,也許是幕後團隊一個縝密規劃的結果,他們也許做了一個建構龐大電影宇宙的夢想,逼使他們不得不向每位有潛力的應試者透露這個令人皺眉的數字。這該怎麼辦呢?很簡單,那麼就找不怕時間被漫威影業霸佔的演員吧!那麼,如果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或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不可能接受這項合約,沒問題,威爾森貝索爾應該會欣然接受。

失去美國隊長這個角色的威爾森貝索爾,卻在《夜魔俠》中演出了反派靶眼。

威爾森貝索爾。

 

他是威爾森貝索爾

貝索爾出道後第一次有比較大篇幅的演出機會,是在 HBO 迷你影集《殺戮一代》(Generation Kill) 裡,至少他演滿了整整七集。有趣的是,這部描寫 2003 年伊拉克戰爭時陸戰隊眾生相的影集裡,有個上尉角色被人取了個帶著嘲諷意味的綽號:「美國隊長」。飾演下士的貝索爾也許沒想到,2 年後他不再嘲笑這個名字,反倒為之心情激動、甚至為之黯然神傷。

這次演出之後,貝索爾繼續在各種影集或肥皂劇中串場。他出道時才 20 歲,演出 2008 年的《殺戮一代》時也才只有 24 歲,他還在好萊塢掙扎著擠出自己的空位,能有戲演最重要,演什麼倒不是他太注意的問題。

威爾森貝索爾年輕時曾參演 HBO 的迷你影集《殺戮一代》。

影集《殺戮一代》。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