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萊特雷納 (Brett Ratner) 是《X 戰警:最後戰役》(X-Men: The Last Stand) 的導演,這部電影同樣改編自 X 戰警 (X-men) 漫畫中最經典的故事:《黑鳳凰傳奇》(Dark phoenix saga)。當被問到他執導本片的感想時,他表示過程非常受挫。這個反應可能是在告訴我們:誰要是敢拍 X 戰警的黑鳳凰故事,誰就有苦頭吃了。如今,最新一部 X 戰警電影《X 戰警:黑鳳凰》(X-Men: Dark Phoenix) 即將上映,我們需要了解這部電影,以及知道為什麼我們得進戲院一趟。
是誰創作了《X 戰警》(X-men) 漫畫?大家都會回答你,《X 戰警》是由漫畫大神史丹李 (Stan Lee) 與傑克柯比 (Jack Kirby) 於 1963 年所創作的。但是,60 年代這套擁有眾多角色的漫畫一開始並不待見,它的銷量跌跌撞撞了將近 6 年。
雖然李與柯比在漫畫裡,設定了種族偏見與歧視等話題性的批判元素,也創作了獨眼龍 (Cyclops)、野獸 (Beast)、與冰人 (Iceman) 等經典角色,但是這本漫畫卻一直沒有「書出版錢進來」的榮景。直到毫無經驗、原本也不想當漫畫編劇、甚至覺得漫畫產業差不多該 GG 的克里斯克萊蒙特 (Chris Claremont) 接棒成為了《X 戰警》漫畫的新編劇,一切才有了改變。

史丹李(右)與傑克柯比(左)是漫畫界的巨匠。
漫畫史上的不朽經典
我們熟悉的《X 戰警》漫畫風格,其實大多是來自克里斯克萊蒙特的手筆。他加強了人物個性的衝突性,讓這部明講超級英雄暗帶社會批判元素的漫畫,有了更富戲劇性的吸引力;他還創作了金鋼狼 (Wolverine) 這個叛逆野性的角色,使其成為了《X 戰警》的當家花旦;他當年在劇情裡創造了一批集結各國變種人的超級團隊,不但讓這些變種人各自有著獨特的異國風情,也讓讀者更能想像並貼近這些變種人的性格與能力。
克萊蒙特提升了《X 戰警》的銷量,也改變了《X 戰警》的歷史。但他的成就不只讓變種人看起來更酷更有魅力而已,他在事業的頂峰,還創作了《黑鳳凰傳奇》。

經典的《黑鳳凰傳奇》封面。
《黑鳳凰傳奇》是琴葛雷 (Jean Grey) 的個人故事,她在《X 戰警》漫畫第一期就登場,她也是團隊裡第一個常規女性角色。這位元祖變種人理應地位崇高,但她的能力讓人興奮不起來:史丹李只給她心靈感應的能力、與不算太強的念力。這代表葛蕾永遠得待在第二線的情報偵蒐部門,而非最讓讀者期待的第一線先鋒角色。
但是還好,葛蕾遇上了克萊蒙特,這位編劇的神來一筆,讓《黑鳳凰傳奇》徹底改造了這位原被稱為「史上最弱變種人」的角色,華麗轉身成為整個漫威宇宙裡最強大的超能力者之一。

用念力做蘋果派給大家吃,真是非常強悍的超能力。
這一切都得多虧《黑鳳凰傳奇》,這個漫畫故事成為所有美國漫畫中最經典的故事之一,同時也成為了《X 戰警》的代表作品。它的銷量爆紅、而且隨著時間過去,它的魅力絲毫不減,漫威漫畫總編輯吉姆舒特 (Jim Shooter) 就曾經說過,當時的《黑鳳凰傳奇》,是十年來漫畫史上的最重大事件。
為什麼《黑鳳凰傳奇》會帶給一個世代如此大的震撼?原因很簡單,原本只是花瓶的琴葛雷,因為一場意外,突然變得比所有變種人都強──甚至比所有變種人加起來都強。但是能力越大、她承擔的責任卻沒有更大,克萊蒙特在《黑鳳凰傳奇》裡,幫忙把蜘蛛人名言沒說出來的下半段說完:過大的能力會更快造成自身內心的腐敗與錯亂。很快地,琴葛雷逐漸失去了她的理性,原本溫柔可人的團隊小姐姐,現在慢慢變成制霸宇宙的無情女魔頭,連她的最愛獨眼龍、恩師 X 教授,全都無法制止她的轉變。

人性泯滅、輾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