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此以後一直幸福快樂」,有哪句話比這更適合作為迪士尼動畫電影的註腳?應該沒有。
這些經典電影中,也許有著栩栩如生的角色身影、也許有著動聽嘹亮的歌曲、也許有著感人熱淚的劇情,但是也許沒有比起「從此以後一直幸福快樂」這句話,更能讓觀眾在從戲院回家的路上,依舊感受到溫暖的安心感。
但是這樣幸福洋溢的迪士尼電影觀影經驗,背後卻有著許多讓人細思極恐的設定。而我們從這些電影中舉出一個最大公約數:迪士尼早期的電影裡大多沒有父母角色的存在。我們可以更精確地說,主角都沒有媽媽。

小鹿斑比的媽媽上哪兒去了,你還記得嗎?
為什麼?為什麼讓我們的主角一出場就失怙無親?難道,這樣的悲慘的人生起跑點,才是從此幸福快樂的起手式?我們將告訴你這種設定背後的故事,以及真正的原因。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有多少迪士尼電影有這種破碎家庭的設定?
一、1937 年《白雪公主》

在電影上映後迪士尼發行的《白雪公主》故事書裡,出現了母親!
讓華特迪士尼 (Walt Disney) 與他的好兄弟洛伊 (Roy Disney) 揚名全球影壇的動畫電影《白雪公主》,不但改變了全球動畫史,也悄悄了定下了這個悲哀的詛咒:白雪公主沒有媽媽。相對地,她有一個外表美麗但內心不美的繼母,代替母親存在的繼母卻成為了故事的大反派。
沒有媽媽的公主已經有點可憐,新媽媽還要想盡辦法害她,故事最終不管是新舊媽媽都沒了,而公主與王子「從此以後一直幸福快樂」下去——她勢必將成為王子未出世兒女的媽媽吧?
《白雪公主》說是最強的詛咒也不為過,不管妳是不是天下最美麗的女人,妳最終都會成為某人的媽媽——然後可能變成老太婆悽慘的死去。
二、1940 年《木偶奇遇記》

藍仙女喚醒了小木偶。
《木偶奇遇記》中的主角皮諾丘是一個小木偶,討論他有沒有母親好像沒有意義。但畢竟他是個想要成為人的木偶,這份心意讓他多次身涉冒險。所以某種程度上,父母對他來說也許很重要,畢竟每個人類都有父母——木匠自然是他的爸爸,而媽媽呢?
給予小木偶生命的藍仙女,也許算是母親的角色。但這個媽媽似乎不太盡責,她遙遠飄渺、飄忽來去,不管小木偶失意時、或是行差踏錯時,她都無法時時在他身邊陪伴他——藍仙女似乎更像是亡母的一種暗喻,她要蟋蟀當小木偶的良心時,更像是即將離開人世的慈母,正在請求陌生的好心人交代她遺下的兒子。
三、1942 年《小鹿斑比》

這一幕讓我童年嚴重心靈創傷……
一分鐘前,斑比還與母親開心地啃食初春新萌的嫩草,一分鐘後,倉皇逃避獵人追殺的斑比躲回洞內,他呼喚著:「媽咪?」事實上媽媽早在中途就失去蹤影⋯⋯
這是《小鹿斑比》,想想大人們都讓我們看了些什麼啊,什麼「早點體驗成長」啊:親耳聽到母親聲嘶力竭地要你快跑,最終回頭時母親卻早已離開人世。這根本是體驗黑暗、體驗人生悲慘的殘酷第一課。
這一分鐘讓《小鹿斑比》成為迪士尼最黑暗的電影之一、也讓斑比成為迪士尼史上最出名的沒媽孩子。你知道嗎?華特迪士尼的女兒黛安,甚至曾經向父親抗議,為什麼要放進這段殘酷的喪母橋段。
四、1950 年《仙履奇緣》

灰髮中一撮白毛似乎註定是壞女人造型。
你想過這個世界為什麼如此醜化後母嗎?人們可能舉不出幾個歷史上真正邪惡的後母,但人們總會記得迪士尼動畫,而《仙履奇緣》正是元凶之一(當然還有《白雪公主》)。
這部電影中的崔梅恩夫人不但是殘酷的後母,她還帶了崔西里亞和安泰西亞兩個女兒進入了仙杜瑞拉家。最終當仙杜瑞拉的父親逝世,後母與忌妒她的繼姊便讓她成為了真正的灰姑娘。
而灰姑娘的母親呢?她在女主角小時就過世了,灰姑娘也是一位沒有母親的可憐孩子。
五、1953 年《小飛俠》

溫蒂媽媽。
這是個奇特的例子,雖然我們都知道,彼得潘帶領的「失落男孩」(Lost boys) 們都是一群孤兒,但從《小飛俠》中溫蒂與弟弟們差點就永遠成為失落男孩之一的狀況看來,彼得潘這位史上最年輕的白馬王子,會不會其實是史上最年輕的綁架犯呢?
同時,這部電影裡的父母定位也很特別:明明還是個孩子的溫蒂更像是大家的媽媽,而整個故事裡戲份最重的年長男性角色們,卻都是兇惡的海盜。
六、1963 年《石中劍》
迪士尼版的亞瑟王前傳《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 裡,亞瑟依舊是個孤兒。
魔法師梅林雖然有點像是父親的定位,但他希望亞瑟從石頭中拔劍,而後輔助他成為國王──梅林更像是嚴格的導師,而不是當年幼的亞瑟不想承擔萬人之上的重責時,會跟他一起考慮另謀高就的溫厚存在。
七、1967 年《森林王子》

狼媽媽。
毛克利 (Mowgli) 在森林裡有一大群動物朋友,但是很明顯他的命盤裡父母宮很不妙:不管是《森林王子》或是後來改編的版本裡,關於他的人類父母描述都不多。
但當這個孤零零的小嬰兒在森林裡,被母狼拉克夏 (Raksha) 叼回狼穴撫養之後,這位狼媽媽的戲份卻同樣也不是很多。事實上在 1998 年的真人版改編電影《小泰山》裡,拉克夏還被壞老虎謝利殺害了!這個泰山前傳故事擺明了,毛克利就是注定無父無母。
八、1977 年《救難小英雄》
《救難小英雄》片中,邪惡的當鋪女老闆綁架孤女,要強迫她深入某個洞穴取得鑽石寶藏。真的嗎?妳需要偷一個小孩當礦工?這比《阿拉丁》還扯了。
九、1981 年《狐狸與獵狗》
被獵人殘酷奪走慈母的迪士尼角色不只有小鹿斑比,《狐狸與獵狗》的小狐狸陶德也遭到相同的命運。但這部電影的殘酷程度更上層樓:陶德日後竟然意外害童年好友小狗小銅也遇上相同命運,他害照顧小銅的老狗身受重傷。
看來別在迪士尼電影裡撫養孩子啊,你不但更容易被獵人盯上,還可能有天被孩子害得很淒慘。
十、1986 年《妙妙探》

老鼠界的福爾摩斯與華生幫助奧莉薇找爸爸。
這部描寫鼠界福爾摩斯的有趣偵探電影《妙妙探》,劇情描述偵探鼠巴索要找回女主角奧莉薇被綁架的父親,而雖然奧莉薇的母親跟劇情沒有太大關係,但容我提醒你,她的母親也逝世了。
十一、1988 年《奧麗華歷險記》
《奧麗華歷險記》片名中的「奧麗華」,是這部電影裡的老鼠主人翁名字,這個名字來自《孤雛淚》的主角孤兒奧利佛。當然,這是部關於孤兒老鼠的故事。
十二、1989 年《小美人魚》
在《小美人魚》這部電影裡,我們只知道小美人魚愛麗兒沒有母親,僅有身為人魚國王的父親。
但直到 2008 年的《小美人魚 3:回到當初》我們才知道這驚人的事實:愛麗兒的母親是被人類海盜意外害死的,愛麗兒與她六位姐姐瞬間全失去了母親。人類果然還是無法信任,人魚族們直到《水行俠》似乎還是無法卸下心房呢。

《小美人魚 3:回到當初》的母后。
這些迪士尼動畫主角們,醒醒吧!你們真的沒有媽媽
90 年代迪士尼電影迎來了另一次口碑與商業上的雙重高峰期,但這種無母症候群卻益發嚴重起來:1991 年的《美女與野獸》沒有母親,父親在母親死後也開始迷失人生;1992 年的《阿拉丁》男女主角身分地位天差地遠,但他倆除了歌喉都很好之外還有個共通點,他們都沒有母親;1995 年的《風中奇緣》女主角也沒有母親,連回憶畫面裡都沒有,交代母親逝去的方式還是透過台詞;1996 年的《鐘樓怪人》更獵奇,撫養鐘樓怪人加西莫多長大的法官,竟然是意外害死他母親的兇手;1999 年的《泰山》⋯⋯他的父母至少在開場努力過了⋯⋯

《泰山》。
直到 2013 的《冰雪奇緣》——艾莎與安娜的父母會不會把便當吐出來呢?——這種設定慣例仍然普遍地出現在迪士尼動畫電影裡,有將近 30 部作品裡都沒有母親,幾乎要達到迪士尼動畫電影總數的一半⋯⋯
我們甚至無法確定這個數字是否真正包含了所有的苦主,更別提還沒算上迪士尼製作的真人電影、電視電影、錄影帶電影與影集等。
從這個角度,很難想像當母親觀賞號稱最適合闔家觀賞的迪士尼作品時,會有什麼複雜的想法⋯⋯

《冰雪奇緣》:風大浪高⋯⋯
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裡總是缺少母親呢?網路上有一個說法廣為流傳:原因來自華特迪士尼的親身悲慘遭遇。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