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裂》(Glass) 玻璃碎片背後的牢不可破 (完):這班載滿困難與痛苦的列車就要到站

如今我們知道,《驚心動魄》(Unbreakable)、《分裂》(Split) 與《異裂》(Glass),是所謂的東鐵 177 班次三部曲 (Eastrail 177 Trilogy)。而在這班運行 19 年的列車最後的終點,《異裂》,是奈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 自認他導演生涯中,最複雜與最困難的一部電影。

我們已經知道,《異裂》的複雜與困難首先來自時代對超級英雄電影的不接受態度;而後是角色繁雜,除了兩部前作電影的角色之外,還得加上更多的新角色──與新人格──都在《異裂》裡匯聚;但對沙馬蘭來說,事實上不只是《異裂》,他覺得東鐵 177 班次三部曲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他拍攝當時感覺製作最困難的電影。

奈沙馬蘭驚悚超級英雄三部曲的錢兩部:《驚心動魄》(Unbreakable)、《分裂》(Split) 電影海報。

 

*前情提要:《異裂》(Glass) 玻璃碎片背後的牢不可破(三):更多的分裂人格 這次讓他們全都上場吧!

 

《異裂》奈沙馬蘭又一次的自我挑戰

2000 年的《驚心動魄》,當然是沙馬蘭那時覺得最困難的電影。因為這只是他執導的第四部電影,而且是他碰過成本最高的電影(7 千萬美金)。這部電影裡不只已經有一位好萊塢動作天王,還有一位見面時喜歡大力拍拍年輕導演肩膀的老戲骨(你知道他的口頭禪是什麼)。但是更困難的原因在於,他正苦於想為《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的成功錦上添花。要成為在好萊塢站得住腳的導演,你得背連背地拿下幾次票房勝利,而《靈異第六感》太成功了,年輕的天才被心魔與自己的完美主義逼得極端,沙馬蘭下一次的《驚心動魄》得要更成功才行。

但到了 2016 年,已經不是好萊塢菜鳥的沙馬蘭,看過風風雨雨、看過各種嘲諷他作品的諧仿電影、還有各式《地球過後》(After Earth) 的諷刺網路哏圖。

奈沙馬蘭執導的《地球過後》效果不佳,還一度成為網路哏圖靈感。

「我爸說,當我搞砸了就趕快裝酷」。

後來他遇上了好萊塢最會賣電影的狂人傑森布倫 (Jason Blum),理論上就不必煩惱製片公司與行銷團隊扯電影的後腿了。但是 2016 年的《分裂》卻仍然不是簡單任務:

「《分裂》是我當時拍過最困難的電影,因為製作過程太緊張了。我們必須在很低的預算編制下工作,這讓我們沒有任何錯誤與試行的空間,整段拍片過程中,我就是一個超級焦慮的魯蛇。」

而時間又來到了 2018 年,正在製作《異裂》的沙馬蘭,當然覺得這部電影逃不了東鐵 177 班次的詛咒:

「《異裂》毫無疑問地成為我拍過最困難的電影,它野心十足,它有大預算與既定時程,還有很多工作人員,以及一大堆角色。」

沙馬蘭還提到《異裂》裡有一場「終極決戰」戲,讓他拍得痛不欲生,「差點整死我了」,這部描寫善惡最終決戰的英雄三部曲最終章,勢必有很多動作橋段──但沙馬蘭可不是什麼動作導演,《驚心動魄》結局戲的打鬥橋段與其他好萊塢動作電影相比,貧乏地一點都不刺激。但是《異裂》裡的大衛終於面對他得使盡全力應付的野獸,而這場對決戲當然不能看起來像是孩子們打枕頭戰。

 

比籌拍工作更糾結不清的發行歸屬

《異裂》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讓它天生就變得複雜與困難:它將由迪士尼影業與環球影業聯合發行。

好萊塢最大的兩家電影公司要一起發行這部電影,等於你同時要滿足兩家國際企業霸道總裁的需求。現在再想想時常焦慮纏身的沙馬蘭,你可以想像,這部電影帶給他的壓力有多大。但是,這種詭異的狀況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異裂》會讓這兩家每年在年度票房上不相上下的死對頭攜手合作?

布魯斯威利、山繆傑克森等影星參加 2018 年聖地牙哥漫畫展時的合影。

參加去年聖地牙哥漫畫展也不忘搞笑的傢伙們(看看 MDFK 穿得多正式)。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