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角大失敗?當全世界的目珠都被蛤仔肉糊到(四):你不知道,「殘忍」就是我的名字

漫畫版《皇家夜總會》。

布洛斯南即便年輕 20 歲,我們也永遠無法想像他說出「婊子」這個字的模樣。布洛斯南永遠謙沖有禮,特別是對女人。90 年代女權抬頭的風氣,讓 007 電影也得向女人低頭,這讓布洛斯南版的龐德,永遠無法成為一位冷血無情的殺手。

你也許沒讀過《皇家夜總會》小說,這也不要緊,因為《皇家夜總會》電影幾乎照本宣科地把小說內容搬上銀幕──還加了不少動作戲。你以為《皇家夜總會》裡那段球球打蛋蛋的虐待戲,是電影公司為了刺激票房而想出來的獵奇橋段嗎?錯了,這是原汁原味的小說內容──頂多就是用來打蛋的道具不太一樣罷了。

在電影還沒開拍前,就有記者好奇導演馬丁坎貝爾 (Martin Campbell) 會不會跳過這段令男性觀眾不舒服的劇情,而他是這樣說的

「我的確還不確定我要怎麼拍這場戲。」

但後來的事你知道了,他還真的拍了,龐德的蛋蛋真的很受傷。

 

丹尼爾克雷格扭轉龐德優雅形象——有血有肉的真實男人

被背叛、被瞧不起、被當作棋子、還被打蛋。要罵克雷格不夠優雅的憤怒觀眾們,早該在一年前得知《皇家夜總會》要被改編時就痛哭流涕。再給你一個提示,當年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到處放話,稱他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皇家夜總會》劇本,期望布羅科利家族能選擇他當導演──塔倫提諾可能拍出一部龐德迷倒眾生的娛樂電影嗎?怎麼可能,這位嗜血的電影大師早已沉迷在《皇家夜總會》原著小說的殘忍世界之中,他很想要讓龐德生不如死。還好布羅科利家族懸崖勒馬,沒讓這位當年剛拍《追殺比爾》(Kill Bill) 的大導演得逞。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想執導《皇家夜總會》。

塔倫提諾(中)當年正意氣風發。

你可以說,《皇家夜總會》更像黑幫電影而非諜報電影,特別是那些小馬哥看不到明天太陽的黑幫電影。而克雷格 2004 年主演的電影《雙面任務》(Layer Cake),正是這樣一部充滿背叛與反背叛的黑幫電影,克雷格飾演的毒販身處在多股黑勢力之間求生存,正像千層蛋糕裡找尋出路的小螞蟻。《雙面任務》的劇情大綱幾乎就是《皇家夜總會》的翻版,這當然更坐實了克雷格成為龐德的合理性。

《雙面任務》(Layer Cake) 劇照。

《雙面任務》。

而《皇家夜總會》上映了,這部一掃浪漫黃金年代對間諜美好想像的電影,重新定義了詹姆士龐德的形象與路線。 2006 年成為了 007 電影的新世紀元年,我們再也看不到靠著微笑與迷人眼神魅惑美女的優雅間諜,而是一位會在暗巷裡私刑逼供的黑暗殺手。但這也不過只是伊恩弗萊明當年龐德小說裡的另一面,每本弗萊明的龐德小說裡幾乎都有角色用「殘忍」來形容他,而他也在這些小說裡遭受非常獵奇的虐待──在《第七號情報員》(Dr.No) 小說裡,龐德被綁在一張可以持續延伸的桌子上,進行著不人道的人體延展性實驗。

《霹靂彈》(Thunderball) 劇照。

《第七號情報員》這一幕被用在電影《霹靂彈》(Thunderball) 裡。

 

了解完這些來龍去脈,你改觀了嗎?

如今,站起來大喊「克雷格根本不是龐德」已經不再是一種流行,人們反倒開始慰留這位真的身心俱疲的龐德──他的門牙被直接踢斷兩根、臉部縫了八針、他還得忍受六根鋼釘打進肩部的手術、以及關節鏡手術與數不清的扭傷。為什麼這個世界曾經非理性地拒絕克雷格成為龐德?答案也許很簡單,也許我們從未真正認識詹姆士龐德,我們不了解他的魅力層面有多麼廣泛,而狹隘地以為他只能是個溫柔又帥氣的花瓶。

《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 劇照。

這場戲害他又受傷了。

詹姆士龐德電影已經有 57 年的歷史了,感謝克雷格與《皇家夜總會》讓他有了一次完美轉生的機會,他又即將面臨大勢所趨的下一次蛻變,想想 13 年前的克雷格,也許你會希望這次不再讓偏見糊住你的眼睛。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