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ゴジラvsビオランテ)的精彩,不只是因為哥吉拉推動的群體衝突危機和碧奧蘭蒂代表的個人倫理困境,能夠藉由劇本結合成完整故事;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導演使用了哥吉拉系列前所未見的全新「語法」來講故事。

《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
平成哥吉拉「VS 系列」的第一棒
首先,不得不說製作人田中友幸的不守舊是個重要因素。雖然製作哥吉拉到此時已經第三十五年,但他並沒有因此守舊,而是希望能效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大作,來加快哥吉拉電影的節奏感。而他找來的導演大森一樹也沒有辜負這樣的期待:在《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中創造出一種過去哥吉拉電影未見的速度感。
這裡指的並不是哥吉拉等怪物本身移動的速度(若要比這個的話,昭和系列跟人一樣的打鬥動作才是最快的),而是鏡頭切換的速度、事件進展的速度,以及盡量在各種動態場面中讓事件發生,使得整部片從頭到尾都有著明快的節奏。

在劇中令怪獸迷印象深刻的權藤一佐
舉例來說,昭和時代到 1984 年的哥吉拉電影,在人戲的部分,如果是某人來拜訪另一人然後敘述一段劇情的場合,往往都是所有人一起進了某個地方之後,由兩三個主要人物從頭開啟一整段長篇大論的對話,鏡頭也多半單調;但在《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中,同樣的場合卻會變成,第一個畫面就是被拜訪的人直接從關鍵的字句開始講起,背景可以看到拜訪者已經坐在沙發上(但從鏡頭上看得出接電話的人有點不鳥他),同時在走動中帶出他周圍的環境,知道這個被拜訪者大概是甚麼樣的身分。

人戲有著明快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