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篇文章我們已經回顧日本「平成哥吉拉」的幾部電影故事,而到了台灣呢?除了電影上映外,這段「平成(哥吉拉)年間」還有幾種新誕生的影視管道,影響力搞不好還在戲院之上──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錄影帶。

早期的影音周邊:錄影帶。
錄影帶的出現,從根本改變了觀眾的觀影能力。有了錄影帶,觀眾可以擺脫電影檔期和節目表,主動依自己的時間安排,來收看許多儲存在街頭巷尾甚至自家的影片,而且還可以反覆觀看,如果自己有拷錄技術的話,甚至還不用額外花錢;同樣重要的是,許多無法在台灣院線上映、在台灣各電視台播放的內容,如今也因為錄影帶店的出現,而讓觀眾有機會得以租借欣賞。而那之中,就包括了哥吉拉以及各種怪獸片。
五花八門的台灣平成哥吉拉錄影帶世界
這些錄影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 院線片
由代理哥吉拉電影的龍祥(龍響)公司自行在電影下檔後發行。雖然說只有包含 1989 年《大恐龍》(ゴジラ vs ビオランテ,現譯: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以來的五部新片,但至少品質有保障,而且確定合法──只是說那時對消費者而言合不合法也都還好。
不過,當電影公司決定以國語上院線時,最終發行的錄影帶也只會有國語版,這在《蝶龍魔斯拉》(ゴジラ vs モスラ,現譯:哥吉拉 vs 摩斯拉) 和《暴龍誕生》(ゴジラ vs メカゴジラ,現譯:哥吉拉 vs 機械哥吉拉)中都造成了影迷的不快,而他們的抗議也意外成為台灣怪獸迷在媒體上的首度亮相──這一點接下來會詳加描述。

當年的電影報紙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