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背後】這就是偉大的動作天王史蒂芬席格 (19):《以毒攻毒》成為黑人武打教主曾是不錯的職涯發展

當光輝十年過去了,史蒂芬席格 (Steven Seagal) 與華納影業珍貴的多重電影合約結束了之後,我們多頭銜的武打天王還剩下什麼?對,我知道你可能會說暴力施虐狂性侵犯,但我們得先把這些擺到一邊,回到他的電影事業。在進入 21 世紀的當時,全球都為《駭客任務》(The Matrix) 如癡如狂,這當然對有真正功夫底子──而且號稱可以三秒殺人──的席格來說,不啻是一種羞辱:你們還要吊鋼絲,我的合氣道可是能直接把人摔飛出去!

但是袁家班的鋼絲大法,確實在視覺上能夠製造更多不可能。席格沒想到的是,他本可以製造另一波新的動作風潮,他在 2001 年的《以毒攻毒》(Exit Wounds),打出一條「黑人武打動作片」的可能性,但是後來……

2001 年史蒂芬席格主演的動作片《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算了,你知道席格所有跟「後來」有關的事都不太妙。

*前情提要:【電影背後】這就是偉大的動作天王史蒂芬席格 (18):與成吉思汗式按摩大師獨處時,別忘了妳的防狼電擊棒

 

曾經的「黑人武打動作片」:剝削種族的刻板印象 100 分

黑人武打動作片的可能性早在 70 年代便出現了,在社會上受到欺壓的黑人族群,渴望在銀幕上看到一位超級英雄為他們打回公道。《黑豹戰警》(Shaft,又譯「黑街神探」) 是一個重要的開端,你可以看到這位持槍正義英雄,一樣有著靈活的身手,代表他不需要槍也能克敵致勝。但是這樣的黑人動作片,最終卻淪為「黑人剝削電影」(Blaxploitation)。

當年的黑人武打電影充斥太多黑人剝削題材,《黑古拉》(Blacula) 為其中一例。

黑人剝削電影之一的《黑古拉》(Blacula)。

別誤會,黑人剝削電影裡的英雄都是黑人,他們的敵人也有不少是白人,但真正剝削之處,卻在滿坑滿谷的刻板印象。這些電影裡的黑人看起來很像白人心中的黑人:違法叛道、生活奢糜、與毒品與子彈關係緊密。這些電影的關鍵其實是腥羶色,讓黑人當主角不過是掛羊頭的噱頭而已。

1971 年電影《黑豹戰警》又譯黑街神探,日後更推出《殺戮戰警》等重拍版電影。

1971 年的《黑豹戰警》也是一部美國黑人剝削動作犯罪片。

這些剝削電影裡,黑人英雄對抗毒梟、對抗惡警、甚至對抗奴隸頭子,一路上他們吃香喝辣,身邊夥伴非死即傷,過程充滿大量的肉彈與子彈,最後用非常草率的方式讓魔王上西天。明顯是一種餵食黑人觀眾的視覺迷藥,但是話說回來,非裔觀眾人口眾多,能有黑人剝削電影的誕生,也代表這些成本廉價的速食電影,的確能夠快速累積大量的票房。有利可圖為什麼不賺?

 

《以毒攻毒》黑白搭檔出擊衝票房

所以,席格決定拍《以毒攻毒》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點子,整部電影的英雄與反派其實都是黑人。這部電影擺明要賣給黑人族群,只是套上了高大上合氣道的噱頭。

至今,專打黑人族群的電影仍然有巨大的基本盤,如果席格能夠成為新形態黑人動作電影的宗師──他那神似亞洲人的東方臉孔,正好淡化了他的白人形象──那麼他未必不能起死回生。如同泰勒派瑞 (Tyler Perry) 一系列低成本的《瘋婆子》(Madea) 系列喜劇電影,竟然也能累積出全美破億票房的成績。

而席格可是全球動作巨星,他的身手、再加上一位黑人搭檔、黑白功夫英雄電影絕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2001 年由曾演出《致命羅密歐》等電影的饒舌歌手 DMX 以及史蒂芬席格搭檔演出動作片《以毒攻毒》。

「深水炸彈」DMX 加上「動作天王」史蒂芬席格主演的《以毒攻毒》,聽起來夠厲害了吧──

《以毒攻毒》預告: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