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戰士2》(一):屬於宅神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的黑暗童話

1998 年,當 4,500 萬美金成本的《 刀鋒戰士 》(Blade) 在全球榮獲 1 億 3 千萬美金的票房後,拍攝《 刀鋒戰士2 》(Blade II) 變成了一個不須思索的問題。而最終,2002 年的《刀鋒戰士2》成功地更上層樓,讓全球票房突破了 1 億 5 千萬美金。不只是優異的票房,它在動作電影粉絲、超級英雄電影粉絲與恐怖電影粉絲的心中,更立下了經典的里程碑。許多人說它比第一集更精彩,讓《刀鋒戰士2》成功地成為了「異形續集俱樂部」的一員:這個頭銜只頒給那些口碑能與第一集不相上下的續集電影,而這個俱樂部成員並不是很多。

比首集更出色的電影續集:《 刀鋒戰士2 》。

 

「 宅神 」出手 : 吉勒摩戴托羅

別忘了《異形2》(Aliens) 把第一集的太空恐怖類型,轉化為怪物動作類型,讓兩部電影放在一起就像風味不同但一樣順口的美酒。可是吉勒摩戴托羅 (Guillermo del Toro) 執導的《刀鋒戰士2》不同,它沒有劍走偏鋒地改變主題,反而更像第一集的優化版,它放大了第一集的優點:恐怖元素、介紹吸血鬼社會階級、以及俐落的動作橋段。戴托羅把這些元素全都加大份量並且口味加重。

《 刀鋒戰士2 》刀鋒 : 衛斯理史奈普 (左) 與 宅神導演 : 吉勒摩戴托羅 (右)。

宅神導演 : 吉勒摩戴托羅 (右)。

 

大衛高耶 「氣噗噗」

儘管第二集的編劇仍然是第一集功臣之一的大衛高耶 (David S.Goyer),但是非常作者論風格的戴托羅,不能忍受別人對他的想法指指點點:戴托羅最終把高耶的劇本,改到連高耶自己都認不出來,包括高耶原版劇本特別注重的角色細節全都被砍光。替而代之,戴托羅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全塞進了《刀鋒戰士2》,雖然幕後人員名單上仍然寫著編劇由高耶負責,但是高耶忿忿不平地抱怨:

這根本不是一部電影,這根本是電玩遊戲……我看這部電影時,感覺就像在看我兒子打 Playstation。

而這筆帳當然得算在戴托羅頭上。

刀鋒戰士2 (上):屬於胖胖宅神 吉勒摩戴托羅 的黑暗童話故事

高耶高耶氣噗噗,這次不好的創作經歷改變了後來一件重要的事……

 

不成功便成仁的《 刀鋒戰士2 》

戴托羅原本就是位全能型的創作者,你無法阻止會寫劇本的導演對別人的劇本上下其手。更何況,考慮到《刀鋒戰士2》是他重返好萊塢的第一次機會──他上一次被惡搞到幾乎精神崩潰──可以想見戴托羅非常想要藉著《刀鋒戰士2》證明自己的真正實力,否則他原本已經打算回到墨西哥老家發展了。

第一集裡的恐怖元素、吸血鬼社會的細部設定加上武打動作,讓這部續集電影注定是戴托羅天命之作。因為這三個元素都是他最喜愛的東西:他從小就是看恐怖故事跟香港武打電影錄影帶長大的,而哪個宅宅沒有自己幻想過架空歷史與虛構社會結構?當然,高耶的生氣是應該的,因為某些他沒有在第一集完成、而想在第二集裡繼續發揮的部分,也通通被戴托羅砍光了:像是他想要為刀鋒多增加一些內心戲與背後設定;他想要讓威斯勒 (Whistler) 重新登場時截然不同……這些全被戴托羅無情地改掉了。

《 刀鋒戰士2 》中的威斯勒,編劇心中與導演呈現的樣貌大不同。

壞脾氣但忠誠的威斯勒,現在變成壞脾氣但忠奸難辨的威斯勒。

 

刀鋒 : 註定是位冷面英雄

整體來說,《刀鋒戰士2》的最終故事性的確缺乏驚喜,許多時候都充滿著「 A 點搞完了去 B 點 」的作業感。但是我們仍然要感謝戴托羅阻止高耶讓刀鋒性格變得更豐富的決定。這讓《刀鋒戰士2》裡的刀鋒,繼續是一個形象極其扁平的角色:私底下他幾乎沒有個人情緒,只在殺吸血鬼時才會有多點表情。似乎他不必吃飯睡覺,也只會殺吸血鬼,而且他非常會殺吸血鬼──他完全是一位吸血鬼天敵、是 24 小時不休息的殺鬼機器。

你可以看到現今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會盡量避免這種乍看之下很廉價浮面的角色設計:《蟻人與黃蜂女》(Ant-man and the Wasp) 裡,蟻人主角與女兒和同事相處的私生活片段佔了絕大部分。

新一代的超級英雄電影反而更強調人物的「厚度」,如《 蟻人與黃蜂女 》。

《蟻人與黃蜂女》:有了女兒,誰還管薩諾斯呢?

但是別忘了,黑色電影裡多的是像刀鋒這樣從不流淚的硬漢,這些扁平主角存在的意義完全是為了服務整部電影的需要,並非讓觀眾更了解與喜愛他們。可是時間證明,觀眾仍然會對這些不重視主角的黑色電影念念不忘,因為他們得到的是整體的完美體驗,而把主角當作了這部完美機器當中的一顆小螺絲釘。這也與漫威電影宇宙橫行好萊塢 10 年的黃金公式截然不同──花上大段篇幅塑造主角性格,在《刀鋒戰士2》裡是一種奢侈的要求。

「親近你的朋友,更要親近你的敵人」:《 刀鋒戰士 2 》偷師自《 教父 2 》的台詞。

「親近你的朋友,更要親近你的敵人。」《刀鋒戰士2》偷師自《教父2》的台詞。

 

劇本加減的恰到好處

但其實《刀鋒戰士2》的成功,多虧高耶精彩的劇本架構,讓戴托羅得以將故事塞入他的各式心頭好,同時又不失去原本故事的懸疑性。

《刀鋒戰士2》劇情幾乎是《刀鋒戰士》故事的另一個角度:一樣是一個異類物種處心積慮想要毀滅另一個物種的故事。《刀鋒戰士》裡奸角佛斯特從一開始就堅持滅種人類的決心,最終他召喚血神的目的也是為此,而刀鋒不過是擋路的小石頭──只是好死不死地刀鋒也是召喚血神的重要關鍵;《刀鋒戰士2》裡奸角諾曼克從一開始就堅持滅種吸血鬼的決心,最終他孤身殺回老家的目的也是為此,而刀鋒不過是擋路的小石頭──只是好死不死地刀鋒硬是要插進這場本與他無關的決戰裡。

《 刀鋒戰士 》系列電影劇照。

「 港片氣質 」的悲壯英雄

可《刀鋒戰士2》並不單單只是《刀鋒戰士》的複製貼上。

別忘了,《刀鋒戰士2》仍然是戴托羅的電影,他熱愛的黑暗童話主題一樣被放進了這個吸血鬼大戰電影裡。身懷祕密的王子、滿懷詭計的父王、不知世事的無辜公主、以及路見不平的神秘客,這些元素在戴托羅的每部電影裡都一再地被重複:《地獄怪客》(Hellboy)、《地獄怪客2》(它幾乎是《刀鋒戰士2》的重製版,連飾演王子的演員都是同一位)、《羊男的迷宮》、甚至是《環太平洋》(Pacific Rim) 裡都可以看到其中幾個元素。在戴托羅的電影裡,這些命題被一再地重複,一再地講述孩子對抗殘酷大人的故事。這些元素讓貧乏劇情的 《刀鋒戰士2》質勝於文,充滿著悲壯宿命感與無處可訴的哀怨,這些情感讓這部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竟然流露出雷同於香港黑幫片的氣質。

戴托羅 的喜好讓《 刀鋒戰士2 》流露不輸港片的悲壯英雄感。

當然,《刀鋒戰士2》散發出的「港片氣質」除了因為是港片迷戴托羅的緣故,還得多虧了甄子丹的短暫出場:他飾演一位啞巴劍客「雪人」。

雪人的戲分不多,甄子丹沒有顯露太多精采的動作,遠比他魅人的眼影失色 (這可能是甄子丹第一次有這麼誇張的造型),但是甄子丹在本片還擔任了武術指導,他與同樣出色的克萊頓巴柏 (Clayton J. Barber)──他代表美國獲得了許多年的跆拳道冠軍,至今連《黑豹》的武打動作也是他設計的──一起設計了許多如舞蹈般的動作,讓整部電影比起第一集不但多出了超過一倍以上的動作橋段,更多了香港武打片中常見的你來我往套招──你可以從前頭刀鋒對抗入侵基地的吸血鬼片段,看到他遲遲不拔刀,而僅用刀鞘擋住淒厲攻擊的設計,這是港片非常喜愛的套招設計,藉以在單調的過招裡,傳達主角不想取人性命與輕鬆禦敵的意圖。

甄子丹 曾參加《 刀鋒戰士2 》中的演出與武術指導。

 

不只打的痛快,鬼怪也要更嚇人

而除了「武打」元素,「恐怖」當然是戴托羅的老本行,也是《刀鋒戰士2》占比很重的元素。

有賴戴托羅喜歡親筆設計他電影中怪物的慣例,這些駭人怪物更能從外型就傳達創作者的想法:吸食吸血鬼的吸血鬼「死神」(Reaper),有光禿禿的頭顱、突出的肋骨、佝僂的行動姿態……這些組成了一個像極諾斯費拉圖(Nosferatu) 的新種吸血鬼──而諾斯費拉圖正是最元祖的吸血鬼形象。

《 刀鋒戰士2 》中的 吸血鬼 鬼怪 造型不只到位還要夠嚇人。

這些死神最精緻之處,在於他們的下顎可以裂開,並伸出肉芽般的口器。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戴托羅對於實物特效的著迷程度,透過電路與連動裝置打造而成的機械構造,其逼真度不是電腦動畫可以比擬,而這些栩栩如生的異形構造加上電腦動畫之後,效果更加如虎添翼。

《刀鋒戰士2》事實上並不是一部以怪物為主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創造的怪物卻精緻無比,當然,對於觀眾來說,恐怖程度也直線上升。

《 刀鋒戰士2 》中精巧萬分的鬼怪設定與特殊化妝造型。

非常精巧的怪物設計。

 

大獲全勝的續集

戴托羅鞏固了「武打」與「恐怖」這兩個上集傳承而來的元素,而高耶的劇本更增加了吸血鬼特種部隊「血包隊」(Bloodpack) 與吸血鬼大君的皇族設定,這讓《刀鋒戰士2》成功地盡到了續集的職責。

但是別忘了,還多虧了衛斯理史奈普 (Wesley Snipes) 繼續擔任這位冷面戰士,如今他已經是第一位在票房與口碑上都獲得成功的超級英雄電影黑人男主角:2000 年左右,能受到觀眾普遍支持的黑人男主角演員仍然不多。但是說到黑白種族平權,這位刀鋒戰士想的卻跟很多人不一樣……(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