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週中秋節將至,按照台灣的傳統習俗,家人親戚會在這一天相聚,一起烤肉、吃月餅、剝柚子,一同享受團圓所帶來的溫馨親情。然而對韓國婦女而言,中秋可不是如此悠閒愜意的日子。這天她們必須一手包辦所有的準備事宜,包括食物、打掃、祭祀用品等等,因此中秋節被稱為「韓國婦女最害怕的節日」。而曾經在韓國轟動一時的小說以及同名改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其中片段便深刻描繪出韓國婦女在中秋節所需要付出的辛勞,看完整部電影更可以明顯感受到,韓國女性在社會上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別待遇。

《82年生的金智英》官方海報
《82年生的金智英》呈現的不成文規定
在《82年生的金智英》的劇情中,逢中秋節回到婆家的金智英,在凌晨的時候必須和婆婆一起準備飯菜,婆婆甚至將銀行贈送的圍裙當作禮物送給她,金智英也只能笑著收下;在婆家祭祀的時候,身為女性的金智英和婆婆只能在一旁觀看,完全不能參與;好不容易接二連三的家事即將告一段落,金智英和丈夫準備要離開,小姑卻在這個時候回到家中,丈夫一家人在客廳暢聊的同時,金智英只能繼續在廚房獨自忙碌。對韓國婦女而言,節日不是休息的假期,而是更加辛苦的日子。或許身處台灣的我們會有點難以接受,畢竟現在有許多台灣家庭會在中秋節選擇到外面聚餐,不會在家自行料理。但在韓國社會中,這些「風俗習慣」依然是持續上演的故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調查數據呈現的性別歧視
根據首爾市女性家族基金會的調查,針對節日期間經歷的性別歧視,有53.3%的人選擇「家務分擔」,例如只有女性才能準備飯桌;9.7%的人選擇「提出性別刻板印象」,像是女性就應該如何如何;前面提及的「分開用餐」和「祭祀文化」也有一定的票數。對韓國人而言,因為從小就被灌輸這些觀念,自己的家庭也都是這樣過節的,自然不會認為其中有什麼問題,頂多只是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一直到近幾年女性主義逐漸興起,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舊有觀念中潛藏的性別偏見,希望可以改善這些不公平的社會現象,重新建立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

《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性別平等」面臨的反彈
2016年10月《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出版,不僅在韓國國內銷售超過100萬冊,在海外也獲得非常可觀的銷量。而2019年10月同名電影上映,僅僅4天便突破了100萬人次票房,得到極大的迴響。然而這部作品也在韓國出現許多反對聲浪,例如電影中飾演金智英的演員鄭有美,網友在上映前夕湧入她的社群媒體並大肆批評;曾經公開自己讀過小說的Red Velvet成員Irene也遭受人們的留言攻擊,甚至有人上傳點火焚燒Irene頭像的照片表示抵制。在各大網路平台上,比起支持,更多的是針對作品內容的謾罵和抨擊。由此可見,這條提倡性別平等的路上,終究有一定的困境需要克服。

韓國已故正義黨前院內代表魯會燦於2017年5月贈送《82年生的金智英》給文在寅總統
話雖如此,《82年生的金智英》依舊為韓國社會帶來了正面影響。除了防彈少年團隊長RM、國民主持人劉在錫、總統文在寅曾經公開推薦這部作品,飾演男主角的孔劉也在當時受訪時表示:「如果對劇本無法產生共鳴,就不會接拍這部作品,因此並非全部的男性都無法理解。」事實上觀賞完電影的男性觀眾,也都給予作品極高的評價。《82年生的金智英》並不是想要製造性別對立,它訴說的只是一個平凡女性的生活。期許這部作品能夠成為促進兩性之間互相理解的契機,為這世界帶來多一點善意與改變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