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背後】這就是絕地光劍的起源:只花 12 塊錢的廢材裡誕生的銀河優雅奇蹟

就像原哲夫看到劇本上寫著「數層樓高的惡魔巨人」時,忍不住黜臭他要如何畫出這個身材不成比例的巨人、而又不會與拳四郎站在一起時很突兀。原哲夫在畫《北斗神拳》時的苦惱,每位電影道具組人員都清楚。我們已經介紹過他們如何成功製造假白粉;做出誰都能抽的假大麻;甚至還違反天理製造了假嬰兒。現在我們要回到 70 年代,看看那把影史絕世好劍是如何誕生的: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在劇本上寫的「原力光劍」。

光劍。

《星際大戰》。

我們老實說,絕地到底是什麼?原力又是什麼?如果我們是美國人,這個問題離我們更遙遠——美國人還沒有「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的文化底蘊。《星際大戰》(Star Wars) 的成功根源之一,在於盧卡斯引用了大量的東方元素,讓絕地武士混合了中世紀隱者與東方武林大師的內功概念。絕地武士不用唸咒,只要手掌一揮就能催眠別人;手掌一推就能震飛一排帝國兵,我們知道這叫降龍十八掌,但美國觀眾沒有適合的詞彙,來比擬這種若有似無的神妙力量。

光劍。

看到絕地伸手就快逃,他要詐騙你了。

所以,光劍何其重要。一把劍、會發光,哇喔,這已經有夠神了……可以讓路克在沼澤散步時當手電筒了。光劍還可以削鐵如泥、最棒的是還能把人砍不見(其實只有一個倒楣鬼消失了)。這麼偉大的武器,讓觀眾一眼就心生崇拜……而光劍就是透過那說不清講不明的原力所驅動的(事實上後來又被改成人人都能用了)。絕地武士們打造了光劍、用光劍大殺四方……天行者路克在經典的《星際大戰》海報上,雙手高舉光劍朝天、劍芒撕裂了黑武士的臉……光劍真是太神了。所以,如果光劍做不出來,這部電影就慘了。

《星際大戰》海報。

盧卡斯在劇本裡第一次寫到「光劍」(Lightsaber) 時,是神秘鄰居阿北「班」將光劍交給路克。班一把將光劍塞進路克手中,告訴他這是「絕地武士的武器、跟笨拙與不穩定的爆能槍不同」。而後路克按下了光劍的開關(所以有個按鈕),光劍「射出一道四呎長光、並且不斷閃爍,亮光甚至能穿越天花板」。老班繼續解釋:

「這是當年更文明時期的優雅武器,在黑暗時代之前、在帝國之前、舊共和國數千個世代以來,絕地武士都是和平正義的守護者。」

很酷對吧?但路克「根本沒在聽」——都怪天行者家的劣根性遺傳。

星際大戰。

《星際大戰》:路克覺得阿公給的新手電筒沒啥大不了。

 

克里斯汀的難題:如何做出銀河絕世好劍?

道具組的羅傑克里斯汀 (Roger Christian) 有在聽,而且聽得很抖:他要如何做出一把「優雅」到能「捍衛和平正義」的光劍?盧卡斯的劇本交給了勞夫麥奎里 (Ralph Mcquarrie) 繪製概念圖——麥奎里是《星際大戰》三部曲的美術概念設計者,也是影史偉大的概念設計師之一。而麥奎里確實畫得很優雅、很有氣魄,但是,這只是增加克里斯汀的心理壓力罷了:他可得做出好幾把可以讓馬克漢米爾 (Mark Hamill) 與亞歷堅尼斯 (Alec Guinness) 等人實際拿在手上的光劍,那靠畫筆與顏料是辦不到的。

星際大戰。

麥奎里的《星際大戰》概念圖至今看起來仍然美到冒泡。

「當我看到麥奎里的概念圖與盧卡斯對光劍的註解後,我知道光劍會是《星際大戰》最關鍵的象徵道具。這很明顯,盧卡斯想出了全世界每個人都想要的玩意。」

克里斯汀回憶

星際大戰。

麥奎里的《星際大戰》概念圖。

現在這個壓力落在自己頭上了。特效人員試著用大型手電筒來充數——它可以拿來打人、也很亮。但是效果一見即知不可用,而且喬治嚴厲地批評這些濫竽……他不是脾氣暴躁,而是因為這個道具實在太過重要,沒有它,原力就沒有證明自己很威的證據。可以用後製特效來讓光劍發出「四呎長光」,但是劍柄的部份,不能直接使用中世紀的長劍劍柄,必須符合《星際大戰》的科技風格,要有金屬味、線條流暢、更重要的是,要讓觀眾一看就信服——他們不需要知道光劍運作的原理,只要他們一眼就喜歡就成。

星際大戰。

《星際大戰》裡有三把光劍。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