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電影能教導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告訴我們不遵循的鮮血下場。但是,恐怖電影不只能讓我們修身養性,其實對教導我們的下一代也很有幫助──可說是自用助人兩相宜。
聽到這些話,你也許會翻起白眼,心想血濺五步的恐怖電影哪有那麼偉大。那麼,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經典的恐怖電影,你就會發現,恐怖電影真的不是只有噴血與尖叫而已。
恰吉:命案證物竟成了孩子睡前親吻的玩偶?
如今《靈異入侵》這個片名誰還記得呢?觀眾們對這個系列更熟悉的稱呼,只有「恰吉」兩字。

《靈異入侵》。
鬼娃恰吉的輝煌歷史,就是從 1988 年的《靈異入侵》開始,這是一部單親母子遇上殺人娃娃恰吉的悲慘故事,主角是小孩、反派是想殺小孩的恰吉(應該說想要附身在小孩身上),所以,這部恐怖電影當然跟小孩有很大的關係,而事實上,在恰吉還沒開殺的電影前 20 分鐘裡,有一個重要的教養建議。

《靈異入侵》被好孩子娃娃廣告洗腦的安迪。
在百貨公司工作的櫃姐凱倫,很明顯對照顧兒子安迪分身乏術,當安迪登場時,早起的他負責做全家的早餐──6 歲的小孩當然只會把廚房與餐點搞得一團亂,但這看來已經是凱倫家的常態了。當安迪把烤焦的早餐端給媽媽時,她還在床上昏睡。單親職業媽媽,原本就比一般家庭需要負擔更大的壓力,而當單親媽媽成為恐怖電影主角時,這些壓力就要變成製造屍體的最好動力了。

安迪必須自己做早餐。
為什麼凱倫與安迪在《靈異入侵》裡必須面對這麼殘酷的命運?你也許會回答,因為恰吉亂殺人。因為會巫毒的殺人魔在遭到追捕時中彈,死前透過法術把靈魂轉移到了洋娃娃身上,而凱倫因為疏於照顧安迪的心態,買了恰吉作為彌補他的禮物,也等同把殺人魔引進他倆的平靜生活。
這種答案聽來合理,但其實一點都不合理:殺人魔在玩具店裡瀕死,死後手上還握著已拆封的洋娃娃。那麼,這個幾乎算是死亡現場的證物,應該很快就會被上架到可回收垃圾桶裡,怎麼會落入一般顧客(凱倫)的手中呢?

殺人魔沾滿鮮血的髒手玷污了好孩子娃娃。
更別提,當殺人魔的巫毒法術生效後,還營造了非常浮誇的娛樂效果──天上烏雲翻騰、降下一道閃電,把玩具店炸得火舌四竄,追捕殺人魔的警探就在現場,他也被炸飛了五六公尺之遠。這種情況下,一個就在原爆點的娃娃,竟然毫髮無傷,實在難以想像。當然,你可以說施法範圍可能有防護啦(「燈塔之下最黑暗」之類的),畢竟我們最終看到殺人魔的死狀時,他也是面目清秀的樣子,連條烤痕都沒有。

玩具店大爆炸
不要討論洋娃娃逃過爆炸的方法,恰吉會落進安迪的懷中,是因為凱倫的問題:凱倫買不起官方售價 $100 美金的高檔「好孩子」娃娃,而她的櫃姐同事告訴她,百貨公司後巷有個賣贓物的,他好像有賣好孩子娃娃,凱倫就在那遇見了恰吉。
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個外表骯髒形跡可疑的傢伙,是如何從刑案現場撿回已拆封的恰吉,然後還把它裝進盒子裡,然後拿出來賣──他大可搜刮店內其他架上完好無缺的娃娃(或收銀機裡的現金)。重點是,走投無路的凱倫向他詢價時,這個混蛋開價了 $30 美金。

《靈異入侵》陋巷的簡易玩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