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 年,大映電影公司推出的怪獸電影《大怪獸卡美拉》意外賣座,這讓卡美拉也和東寶的哥吉拉走上同一條路──大映的「喇叭社長」永田雅一立刻決定加拍續集,同樣也是逼著火速上映。這讓卡美拉續集的預算往上大幅加碼,從沒人看好的 B 級預算來到比通常多兩倍的 A 級預算。
不過,就算 A 級其實也不到東寶那個等級,對特攝片來說依舊不夠;此外,公司內部阻礙特攝的歧見也依舊存在,再加上人事更動,讓這部名為《大怪獸決鬥 卡美拉對巴魯剛》(大怪獣決闘 ガメラ対バルゴン,1966,台灣曾以《地底龍》之名上映)的續作拍起來困難重重。
首先,大映本身對特攝的不重視,就導致前作掌管特攝的特效導演築地米三郎,在本作開拍前就心灰意冷地離職。沒人懂特攝的情況下,前作導演湯淺憲明也只好奉命扛下特效導演的工作,而把掌管全片的導演工作讓給較資深的田中重雄,電影調性也就隨之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儘管《大怪獸卡美拉》裡愛龜男孩和怪獸卡美拉的互動曾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但到了由田中主導的續集,這次不僅沒了小孩,甚至還有點兒童不宜。
換了導演,換了風格的卡美拉電影第二彈
電影一開始,上一集關著卡美拉飛向火星的火箭就撞上隕石爆炸,使卡美拉得以回到地球,從此一切劇情就和上集無關:新主角辭去了大好工作,跑去加入自己哥哥的危險勾當──假扮成貨輪船員前往新幾內亞,再以「尋找二戰同袍遺骨」為名義跳船,好把他哥哥在當地打仗時找到(並藏起來)的一顆巨大蛋白石走私回來。
搜索過程中,不意外地出現所謂原住民的舞蹈和詛咒傳說,主角一行人當然也無視警告直朝詛咒洞窟而去,並找到蛋白石。這時,其中一個心術不正的同夥先是看到毒蠍爬到同伴腿上卻不說,害他直接在觀眾眼前(花了點時間)慘叫死去;接著這人拿了蛋白石後便把主角困進坍塌的洞穴裡,自己上船回日本,而主角想當然地,幸運被部落裡會說日語的絕世美女救了回來。
接下來的關鍵轉折有種說不上來的微妙──這個心術不正的同夥,因為在叢林裡得了香港腳,就讓船醫給他照紅外線治療。照到一半快靠岸了,有船員找他去打麻將,結果他一忘記關掉電源,紅外線就把那顆蛋白石孵化了──瞬間在神戶港內變成八十公尺長的怪獸巴魯剛(バルゴン),一上陸便往大阪直進。
與卡美拉屬性互斥的冷凍怪獸巴魯剛
根據編劇高橋二三的說法,巴魯剛其實就是從卡美拉的反面發想出來的:卡美拉是來自北極、會口吐火焰的怪獸,於是巴魯剛就設定成來自赤道、會噴出冷氣的怪獸;而那兩對左右開闔的眼瞼和修長的無神面孔,則據說是發想自前一年《大怪獸卡美拉》試映時,某位怕永田社長看了發火而提前落跑的大映片廠廠長。

結凍的大阪城。
正當巴魯剛伸出變色龍般的舌頭噴出冷氣,把所到之處通通變成一片銀白雪景的時候,開頭出場後就沒消息的卡美拉總算旋轉著飛了過來……
看更多 >>【飛天神龜卡美拉】系列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