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悲慘世界》:一個世紀過去,這世界依然悲慘

史巴基

2018 年,法國在世界盃足球賽奪得冠軍,不論種族,均舉國歡呼,三色國旗飄揚著,眾人高唱馬賽進行曲。就在人聲鼎沸、人群激昂之時,偌大的「Les Misérables」字卡壓了上去。這是我們就算沒有看過也耳熟能詳的標題:悲慘世界。

拉德利執導的《悲慘世界》以法國奪得世足冠軍後,民眾歡聲雷動開場。

《悲慘世界》是非裔法籍導演拉德利 (Ladj Ly) 的首部劇情長片,它不僅承接了文豪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同名經典名著標題的重量,還在去年法國有坎城影展備受好評的《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的情況下,代表了國家爭取奧斯卡的最佳國際影片獎項,而拉德利也成為了第一位擁有這個頭銜的法國黑人導演。

《悲慘世界》的導演:拉德利。

拉德利憑藉首部長片《悲慘世界》成為第一位代表法國出征奧斯卡的黑人導演。

 

《悲慘世界》描述被剝奪利益的平民與權力機關的關係

拉德利的父親是非洲馬利共和國的移民,導演從小便是在法國巴黎西邊的郊區蒙費梅伊 (Montfermeil) 長大。此處大部分的住民是非洲移民,平常飽受歧視以及不平等待遇。這裡也成了電影的取景地,也是雨果當時寫作《悲慘世界》時汲取靈感的場所。

拉德利《悲慘世界》將巴黎郊區蒙費梅伊的慘狀展露無遺。

拉德利視他的攝影機為武器,他曾拍攝過 2005 年巴黎騷亂的紀錄片《365 Days in Clichy Montfermeil》,而這場暴動的導火線是北非男孩在躲避警察時不慎被電死,爆發了當地住民長期對漸增的失業率、居住環境的惡劣、警察日常的騷擾等等諸多不滿,遂形成為期接近三週的抗爭。這起事件成為了電影《悲慘世界》的故事原型,而導演也彷彿化身成電影當中操控空拍機的黑人男孩,他不經意拍下警察在追捕中誤傷小孩的關鍵畫面,引發電影當中的關鍵衝突。

拉德利《悲慘世界》中,操控空拍機的男孩。

電影與雨果的《悲慘世界》同樣講述被剝奪利益的平民與權力機關的關係,然而導演是以一名新進反犯罪小隊的員警路易茲(達米安勃納爾/Damien Bonnard 飾)為視角。從他第一天來到組織時,去見習前輩克里斯(艾力克西馬南堤/Alexis Manenti 飾)、瓦達 (德傑里爾宗加/Djebril Zonga 飾)如何「防治犯罪」,很有安東尼法奎震撼教育》(Training Day) 的既視感。

《悲慘世界》由達米安勃納爾、艾力克西馬南堤,以及德傑里爾宗加主演。

《悲慘世界》防治犯罪小隊:瓦達、克里斯,以及新進的路易茲。

在《震撼教育》中,丹佐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飾演的阿朗索,曾帶有打擊犯罪的滿腔熱血,在電影描述的短短一天中,我們卻只見他已成為了不僅仗勢欺人,還為求自保出賣友人的墮落刑警樣貌。我們在《悲慘世界》也若有似無地能看到類似的形象。

《悲慘世界》中,艾力克西馬南堤飾演的克里斯。

艾力克西馬南堤飾演的克里斯,他也是編劇之一。

電影中的克里斯就跟阿朗索一樣,是憑藉權勢、時常欺壓居民,行事也相當粗暴的警察;瓦達則是出身當地的黑人,在幾個場景中,可以看出他深得住民的心,然而他總是對克里斯的作為視而不見。他也許就像尚未完全墮落的阿朗索,試圖在警察的身分跟黑人種族之間把持自我,卻對一切無能為力,卡在中間。新進的路易茲就如同《震撼教育》伊森霍克 (Ethan Hawke) 飾演的傑克,等著領教一堂「震撼教育」。

《悲慘世界》達米安勃納爾飾演的路易茲。

達米安勃納爾飾演的路易茲。

拉德利嫻熟地帶領觀眾一覽對多數外人來說帶有浪漫遐想的巴黎,其郊區的面貌——擠得水泄不通的住屋環境、龍蛇雜處像是市場的地方、在堅硬水泥廢地上,黑人小孩踢著足球等看來艱難,而他們卻習以為常的平和景象。

拉德利執導的《悲慘世界》劇照。

藉由尚未被同化的路易茲的眼,漸漸發現當地的和平,是藉由威權管理下的危險平衡。手持的攝影鏡頭有意識地捕捉各種畫面,既有種身歷其境的旁觀感受,也有突然的變焦拉大人物間衝突的戲劇性。我們隨著鏡頭有時憤怒警方的暴行,卻有時和他們一同面對狀況的不受控,並同理他們的焦躁。我們雖無法對這組小隊產生好感,卻也沒有辦法完全站在弱者的一邊。

拉德利執導的《悲慘世界》劇照。

確實,是一名黑人小孩竊取了吉普賽戲團豢養的幼獅,為避免不必要的種族紛爭,路易茲所在的小隊才因此介入。沒想到卻在追捕竊賊的過程中,居民卻群起阻礙警方辦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擦槍走火,誤傷了竊賊。沒想到這個情景卻被空拍機給拍下,這段影片宛如成為招致戰爭的金蘋果,既是警方不願公諸於世的把柄,也是黑人住民認為可以翻身的契機。

《悲慘世界》由 Almamy Kanouté 飾演的薩拉,是位洗心革面的角色。

兩邊都並非為公道而行動,他們遊走於灰色地帶。我們著實難以譴責任何一方,因為只要向上推想,就會發現這種樣態早已根深蒂固,導演曾表示過,距雨果原著《悲慘世界》問世以來,已經過了一個半世紀,而蒙費梅伊的環境依舊悲慘。而在電影片尾他也援引了原著中的一段金句:

「親愛的朋友,請謹記在心:沒有什麼劣質的種子,也沒有所謂的惡人,只有惡劣的耕種者。」

《悲慘世界》德傑里爾宗加飾演的瓦達。

德傑里爾宗加飾演的瓦達。

在拉德利版本的《悲慘世界》,依稀能看見原著中「代表法律/惡法」的賈維爾 (Javert) 身影、卻不見如同尚萬強 (Jean Valjean) 秉持的救贖形象,只見那位參與革命的流浪男孩加夫洛許 (Gavroche) 的輪廓在尾聲中逐漸分明。然而,路易茲的良善最後似乎起了制衡的作用,在我們目睹恍如人間煉獄慘狀的關鍵片刻,彷彿看到一絲救贖曙光。

電影資訊

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

上映日期
2020/02/21
悲慘世界_Les miserables_電影海報

導演

拉德利

劇情

★ 2019 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電影《悲慘世界》取自法國文豪雨果著作之名,劇情卻取材法國 2005 年 10 月時,發生在巴黎近郊城市蒙費梅伊市的真實暴動事件。當時有 2 名北非裔男孩為躲避警察緝捕而遭到電死,引起巴黎民眾抗議怒火,爆發多場暴動及焚車事件,時間長達三週、難以停歇。 終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該事件一夕引爆了法國積怨已久的種族、平等、階級及教育等問題,不僅法國為此付出嚴重代價,時任總統席哈克為平息暴動,甚至不得不宣佈全法國進入緊急狀態。

IMDB
7.6
Rotten Tomatoes
--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悲慘世界_Les miserables_電影海報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