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妳想更加瞭解任何一位好萊塢名人,也許妳會去 google 他們的專訪紀錄,因為專訪能讓當事人暢所欲言心裡的話,而讓他們的心情直接坦露在公眾眼前。但如果你搜尋歐森姊妹的資料,卻會發現這兩位傲視 90 年代市場的少女教主,接受過的專訪非常地少。這不是巧合,而是她們刻意的決定。而伊莉莎白歐森 (Elizabeth Olsen) 也乖乖地聽從姊姊們的教誨,嚴肅地看待專訪的慎重性。她必須小心維護自己的形象、並同時保護自己的生活,這是作為公眾人物的天生原罪。
「我以前在專訪時從來不注意自己到底說了什麼,」伊莉莎白表示,
「因為我覺得沒人會讀我的專訪。但是瑪麗凱與艾希麗告訴我,就算我覺得沒人會在乎這篇專訪,某個人還是會在多年後,從我的專訪裡擷取一言半句,用來做某些我不知道的事情。這些訪談代表著妳希望別人如何看待妳,而有一天這些專訪也會被別人用來攻擊妳或妳的工作,我想這是我的姊姊們為何嘴巴那麼緊的原因。」
小寶寶伊莉莎白
就是因為瑪麗凱特與艾希莉真的太紅了,所以她們理解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如何地影響自己、影響身邊的人、甚至影響她們從未見過的人。她們未必有大智慧懂得將這種公眾聲量轉化到更良善的方向,但她們卻確實了解不能讓這種影響力傷害任何人。所以她們選擇少說話、多做事,這甚至是她們能走紅至今的關鍵之一,妳看不到任何歐森姊妹因為失言而被攻擊炎上的消息。人總會犯錯,而好萊塢紅星當然更容易馬有失蹄,但是至少歐森姊妹清楚,不要犯下被自己親口說過的話攻擊的錯誤。

歐森三姊妹
創辦「The Row」時尚品牌的瑪麗凱與艾希莉,如今出現在公眾場合時,身上卻大多是低調的黑色裝扮,她們如今已經很少銀幕演出了,這兩位大型企業的老闆,當然更要盡量讓自己低調不出錯,而伊莉莎白也了解這樣的嚴重性,儘管她如今已經是漫威電影宇宙受歡迎的成員,她仍然希望全世界不要太關注她──如果她的超能力是隱形就更好了。

昔日的粉紅教主,如今黑色已經成為歐森姊妹的保護色
「我知道我想成為一個演員,但我也不想在還沒滿 18 歲之前就成為演員。」
當伊莉莎白還在 10 歲時,全家決定召開家庭會議,讓伊莉莎白決定是不是要退出演藝圈。
「我爸媽讓我寫下一張優劣分析表,而寫到後來,缺點那一邊越寫越多。所以我決定,把表演單純變成一種嗜好,等到我長大之後再考慮。我知道,如果我在小時候繼續演戲,一定會有很多人說我是靠裙帶關係拿到工作的,我可以感受到那種外界的壓力。我想我得先充實自己的自信,到那時候我再努力地去爭取表演機會,而不是等某個人把機會交到我手上。我自己拿下的成果,誰也搶不走。這麼多年來,我從沒靠姊姊們拿到任何一項工作。儘管我可以透過她們去牽線某些業界大頭,但我從來都不需要這樣。」

跟復仇者聯盟演員們一起吃頓晚餐,扮鬼臉的歐森
這很不簡單,因為我們看過太多哥哥紅了帶弟弟、爸爸紅了帶兒子的演藝圈潛規則,但伊莉莎白最強的超能力,也許是抗拒讓自己走上那條明顯比較好走的路──她拒絕了成為「歐森家三妹」、她選擇成為「伊莉莎白歐森」。
因此,伊莉莎白 10 歲作的這個決定,讓她在 6 歲時於姊姊們出道的影集《俏皮老爸天才娃/歡樂滿屋》(Full House) 中的插花演出,成為她的「好萊塢引退作」──那次演出只是一個路人等級的角色,甚至連名字也沒有。伊莉莎白繼續念書,努力當個普通人;進了高中 (順便改了名字)、偶爾開車載載仍然忙碌的姊姊們;最後她進入了離家千里遠的紐約大學,獨自在那裏念了五年半的書,沒有家人也沒有姊姊,住在只有一間廁所的套房裡──這對她來說還蠻新鮮的,只有一間廁所的家!好小好可愛!
但是這段紐約生活,同時徹底改變了伊莉莎白:
「我喜歡在這裡享受青春的感覺,我喜歡與朋友們到酒吧聚會、上館子、來場司諾克,我喜歡紐約的氛圍。我天生就喜歡劇場表演,而全球劇場的最高殿堂就在紐約,而不在我的老家加州。只要我感覺生活中缺乏能量,我就會回到紐約。當我人在洛城時,我就是個宅在家的家裡蹲。那裏的酒吧、俱樂部、那些好萊塢氣氛、首映典禮等等,都絲毫吸引不了我。但是當我人在紐約時,我可以知道如何徹底地放鬆自己。」

小蜘蛛,你太放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