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 年代,後來成為超現實風格大導演的大衛林區 (David Lynch) 是第二位勇者,他在 1984 年推出的電影《沙丘魔堡》(Dune),的確比較「落地」一點──沒人比得上佐杜洛夫斯基腦洞大開的想像力。他至少依循了第一本《沙丘魔堡》小說的劇情主結構將其拍成電影,但是也就落地這麼一點點。最後這次相隔十年的《沙丘魔堡》映象化再嘗試,還是一場大悲劇。

大衛林區
他大幅簡化與變形了《沙丘魔堡》的故事與角色,彷彿佐杜洛夫斯基的陰魂仍然在 1984 年《沙丘魔堡》的片場兜轉散佈讓人發狂的魔法,這部電影裡所有超能力的描寫都很魔幻,女巫通靈的橋段看起來都像恩雅的 MV:充滿高亢飄渺的女聲吟唱、不斷地出現慢動作的水滴漣漪畫面。而所有角色不是浮誇到宛如喝了十杯伏特加再上鏡,不然就是沉默地彷彿被注射鎮定劑。

觀眾最終都搞不懂這玩意是什麼
沒人想承認 史汀也救不了的曠世爛作
而不管觀眾喜不喜歡,大衛林區視本片為他畢生從業的汙點之一。他不願意再談這部電影,甚至想把自己的名字從電影裡刪除。雖然他手上搞砸的好萊塢電影還不少,但只有《沙丘魔堡》是他死不認帳的親兒子……事實上他不認為這兒子是他生的。林區多年來一直抱怨電影公司主掌了《沙丘魔堡》最終剪輯權,這位日後個人風格濃厚的導演,只拍自己看得懂的獨立製片電影,就是為了避免當年監製把他從剪輯室趕走的屈辱再現──這些原初找他來執導《沙丘魔堡》的有名監製們,甚至根本沒看過林區的電影處女作《橡皮頭》(Eraserhead),不了解他們請來的是一位超現實怪咖。

觀眾最終都搞不懂這玩意是什麼
1984 年的《沙丘魔堡》會誕生,就是這樣一場誤會加上誤會的大誤會──還要怪上《星際大戰》(Star Wars):小說作者赫伯特看到盧卡斯 (George Lucas) 的《星際大戰》,搶走了宇宙史詩代名詞的位子,他期望《沙丘魔堡》能夠改變為更大膽、更偏激的方向,這樣沙蟲武士可以跟那些絕地武士做出市場差別;大衛林區熱血澎湃地去應徵《絕地大反攻》(Return Of The Jedi) 導演的位子卻被打槍,而他看到了《沙丘魔堡》故事背後的寓言氛圍,一向喜歡借物喻人的林區立刻被挑起興趣;而《沙丘魔堡》的監製們呢?他們只想要一套《星際大戰》。

《沙丘魔堡》比《星際大戰》更像歌劇
就這樣,監製不知道導演的來歷、導演自己都沒看過小說──然後他還自己寫劇本、打了雞血的作者希望把超過 300 頁的小說塞進一部電影裡……然後……《沙丘魔堡》在大銀幕上爆炸了。它的票房奇差、口碑落在「看不懂」與「內含豐富喻意但……」之間,最後變成一部沒人想承認參與過的曠世濫作,這場鬧劇還花了超過 4 千萬美金,當年度的全美十大票房賣座電影,沒有一部電影的預算比它還高:連《魔宮傳奇》(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的預算都只有《沙丘魔堡》的七成。

搖滾巨星史汀 (Sting) 演出大壞蛋也無法拯救票房
電影資訊
沙丘 Dune
- 上映日期
-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