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夜半鬼哭聲》:韓國恐怖經典的重啟之作

人狼屋

在韓國恐怖片中,很少有作品像 1986 年的鬼片《女哭聲》,在開場 5 分鐘內就能讓觀眾汗毛直豎。詭異淒厲的尖銳哭聲搭配全黑的畫面,令人不願想像黑暗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何等凶險。而哭聲更如泣如訴地在每個關鍵鏡頭響起,宛如預示惡兆的警報。在片中的怨靈現身前,觀眾早已被哭聲與充滿壓迫感的紅色燈光弄的坐立難安。此外,由於整部電影相當安靜,與哭聲形成顯著的對比,使怨靈的形象在觀眾心中更為強烈及鮮明。《女哭聲》的嚇人手法雖然老派,但導演對氣氛的收放自如,使電影締造極為出色的成績。

《女哭聲》新版與舊版

 

保留舊版經典恐怖元素

2018 年,隨著南韓對歷史恐怖片的關注漸增,以朝鮮王朝為背景的《女哭聲》,再度以全新的面貌《夜半鬼哭聲》躍上大螢幕。新版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情節,並重現令人難忘的恐怖元素,例如無所不在的哭聲、入侵寢室的怨靈、受騙吃下的蚯蚓大餐,以及附魔者化為厲鬼的慘白臉孔,可說相當用心。不過光從第一個鏡頭,就可看出新舊兩版的風格有著極大的落差。相較於舊版的鬼氣森森,新版採用暴力血腥的風格破題,在開場便毫不保留地展現怨靈的憤怒與強大。如果舊版的復仇是循序漸進的顛覆破壞,那麼新版的復仇便是直接了當的瓦解粉碎,為了毀滅敵人,從飛天遁地到爆破無所不為。但以一部人物戲份與恐怖效果同樣重要的電影來說,這種近似美式風格的手法有喧賓奪主之嫌,且過度依賴特效的結果也直接影響到電影的質感,使得某些畫面就像舊版「怨靈被聖光擊斃」的突兀效果般荒謬。

舊版《女哭聲》中的兩幕名場畫面

舊版《女哭聲》中的兩幕名場畫面

事實上,《夜半鬼哭聲》的人物糾葛,可能比怨靈「月娥」的背景故事更加有趣。孫娜恩飾演的玉芬,原本以童養媳的身分,被鬧鬼的官宦人家李氏當作「月娥」的誘餌,但在李家面臨血脈斷絕的存亡之際,玉芬從任人宰割的魚肉,逐漸在李家站穩腳步,並在驅魔師的協助下打倒了怨靈。雖然她結束了李家的悲劇,但她的介入,卻間接導致李家的毀滅。某方面來說,她繼承了李家繼室申夫人的野心,也走上與月娥相同的不歸路。

《夜半鬼哭聲》中的怨靈「月娥」

與舊版簡單但精煉的劇本相比,新版《夜半鬼哭聲》多了不少畫蛇添足的支線,李家二媳婦與家僕私通的情節,以及玉芬協助李大人恢復神智的橋段,可說是最多餘的兩段劇情,尤其後者更是突顯了改編的電影在另闢新局時遭遇的兩難。玉芬身上的萬字符號原作位於胸口新版因礙於尺度而改至肩膀是舊版結局伏魔的關鍵,也是舊版《女哭聲》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新版為了兼顧新結局與舊元素,只好加入這場不痛不癢的對手戲,令人啼笑皆非。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