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AIR》:班艾佛列克終於回歸執導筒,這是一則製作精良的商業勵志故事

影Joy Movie

我們都知道班艾佛列克最近過得不太好,不,嚴格來說是 DC 那邊讓他形如槁木死灰,光是蝙蝠俠這個角色似乎就已經耽誤小班太多時間,幾乎都快忘記小班還是個大導演,而睽違七年之久,小班終於再度自導自演(儘管戲份不多)推出這部真實事件改編的《AIR》,並找來了好朋友麥特戴蒙薇拉戴維絲傑森貝特曼等人共同演出,電影本身很好看,在國外也都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在這邊姑且先讓我說一句:小班就這樣離開蝙蝠俠身分與 DC 絕對是好事一樁。

《AIR》。

《AIR》講述的是 Nike 成功與麥可喬丹成功簽下球鞋約,並讓 Nike 一躍成為市場佼佼者的故事,但它並不算是一部運動電影,而是一部扎實的劇情片,儘管和 NBA 息息相關,但你幾乎看不到球賽的畫面,不會因為這部片是聚焦在簽約喬丹身上,電影就花很多篇幅在「證明喬丹在球場是有潛力」這點上。

嚴格來說,喬丹在這片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主角,除了喬丹本人沒有演出外,飾演年輕喬丹的演員,小班也刻意讓他遮頭遮臉,這出自於對喬丹的尊重,再來,或許是大家對喬丹太熟,即便沒在看 NBA 的人也八成聽過這名字,畢竟喬丹就是 NBA 的代表,因此電影無意再安排他將成為傳奇的過程,反倒將重點放在麥特戴蒙與喬丹一家人的周旋,著重他如何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達成這項簽約,這同時也讓《AIR》沒有觀賞上的門檻,即便完全不懂 NBA 也無所謂,當然如果有在看就會多點樂趣,畢竟當中還是會提到幾位傳奇球星(例如巴克利愛打嘴砲這個玩笑)。

《AIR》。

除了背景故事沒有什麼門檻,《AIR》的節奏也輕快流暢,即便沒有刻意設計高潮迭起的橋段,卻也不會感到無聊,麥特戴蒙身為本片第一擔當的主管兼推銷員,表現和他之前在《賽道狂人》中是差不多的,同樣都是運動類、都是真實事件改編,麥特戴蒙對於該如何詮釋該類型中的角色已經是駕輕就熟,最舉足輕重的反而是薇拉戴維絲飾演的喬丹母親。

薇拉是《AIR》選角上最特別的,因為她是喬丹本人指定的演員,同時也等於把喬丹的代表全都轉移到薇拉身上,因此她在片中就如同是喬丹的代言人般,對喬丹而言,將他的母親形象拍好比他本人還要緊,畢竟他相當尊敬他的母親,沒有母親背後的支持就沒有他的成功,在旁人看來或只是一個簡單的母親角色,在這片卻是至關重要,而這樣子的重責大任交給薇拉,薇拉也確實做到了,你在幾場當面與 Nike 的會談及電話溝通的戲就會知道,薇拉是如何完美將喬丹的想法與處境傳達出來,那種穩重端莊,不慍不火的表現相當精采,在《AIR》中畫龍點睛。

總的來說,《AIR》是一部典型的「商業片」,整體調性很像是平易近人版的《大賣空》,藉由與麥可喬丹簽約這個轉捩點探討創新與改革的重要性及冒險犯難的精神,在《AIR》出現的幾個 Nike 員工,不論是從執行長、行銷主管、球鞋設計師,無一不難看出其敢於嘗試的精神,就連原先只敢走在制度內的執行長也在關鍵時刻同意下一步險棋,最終的結果不用多說,Nike 從那之後一飛沖天,對同行的企業來說,這肯定是道地且經典的勵志故事,《AIR》正是這麼一部濃縮成兩小時的商業勵志片,對一般觀眾來說或許這樣的勵志對我們不一定有正相關,但電影本身製作精良值得一看,加上小班久違的執導必然要支持!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