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指望成為大映公司怪獸電影明星卡美拉最終作的電影,《卡美拉對宇宙怪獸拜拉斯》於 1968 年推出後意外大受孩童喜愛,於是又有了一絲續命的機會──但這未必是人人樂見的結果。
找出續命公式的昭和卡美拉電影,製作公司卻已日暮西山
卡美拉系列起跑時,母公司大映就已深陷虧損負債泥沼,電影也因此逐漸成為公司向政府融資的幌子;如果《卡美拉對宇宙怪獸拜拉斯》一敗塗地,或許還能痛快結束這樣的慘劇,但既然賣座了,慘劇也只能繼續下去──以湯淺憲明導演為首的劇組,也只能在貧乏的預算下再度開拍新片《卡美拉對大惡獸基龍》(ガメラ対大悪獣ギロン,1969)。

這次可以見到在宇宙中自由飛行的卡美拉。
帶著卡美拉一路跌跌撞撞走來的湯淺,雖然在前作中總算找到「低預算兒童電影」這種既能滿足公司和觀眾、也比較接近他創作期待的生存路線,但外在條件卻是更加惡劣。
據湯淺日後訪談所言,在拍攝期間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怪事──本來的分鏡腳本中開場應該要有「一顆星球在宇宙中消亡」的段落,但這一幕卻直接由大映攝影所的所長下令拿掉。
在湯淺的認知中,過往就算大映上層對電影什麼意見,也不可能直接由所長下令改動劇本,這樣做實在會讓他覺得當初的劇本「簡直就像是給振興會(成立映畫輸出振興協會騙預算的行徑請見前篇)用的」,更令他懷疑這恐怕是大映即將破產的前兆。
跨國宇宙兄弟在《卡美拉對大惡獸基龍》的驚險幽浮太空之旅
另一方面,本作和前作一樣提前和美國簽定合約,準備直接在該國電視台播出,也因此再度安排日美兩國的小男孩擔任雙主角;而且為了配合美國當時的太空電影熱潮(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陸月球,恰巧也是美蘇太空競賽的高潮),本作在企劃時便已設定了「怪獸行星」這樣的冒險主題。

本作依舊由美日兩國小男孩擔任主角。
因此這次的兩個孩子就設定為天文迷,像那時的許多小孩一樣,整晚望著天空想當第一個發現某星星的人,並蒐集了一大堆天文資訊,當然也包括幽浮和外星人。
就在此時,世界各地都接收到外太空神秘的規律電波,而兩個孩子則在星空中看見幽浮飛來,還在不遠的山中降落。他們當然是不顧一切溜進山中,果真發現幽浮,也毫不膽怯地跑了進去,看到有按鈕就自己玩了起來,然後果不其然地幽浮就自動飛起,把他們倆帶走,留下一個妹妹跑回去跟家裡說「哥哥跟外國哥哥都被幽浮載走」,但不管是日本媽媽還是(日語超級好的)美國媽媽都聽不進去。

片中的美國媽媽完全以日語流利演出。
越飛越遠離地球的兩人,途中還遇到卡美拉飛來幫他們擋開隕石;有了最放心的孩童夥伴,就算根本不知道會被載去哪,似乎也不是太需要擔心的事情了……然而怪獸片怎可能讓這種好事發生呢?(下集待續)

《卡美拉對大惡獸基龍》電影海報。
看更多 >>【飛天神龜卡美拉】系列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