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把你阿媽賣掉!」
還記得這句耳熟能詳的經典台詞是出自哪部台灣動畫電影嗎?當年紅遍大街小巷、陪伴許多七、八年級生走過童年的《魔法阿媽》如今即將走入第 23 週年,近期稻田電影正式啟動電影數位修復發行集資計畫!在完成第一階段修復目標後,稻田電影工作室便開始將集資收入投入捐贈公播帶與繪本至指定學校,不只要將魔法阿嬤的感動帶給曾經的觀眾,更要傳達給更多現代的孩子們。
《魔法阿媽》回來了!集資計畫持續招募中
作為台灣第一部以迪士尼手法製作的經典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將是首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經手的 4K 掃描數位修復動畫電影。王小棣導演表示,過去有很多人是從電視上觀看這部動畫,也因此觀賞體驗相對變得零碎和參差,此次 4K 的高畫質修復作業,將提高畫面解析度,並一一進行畫面穩定、瑕疵去除、色彩調光校正與聲音數位化等作業,重新製成現有影聽規格的品質,希望將當年讓人笑中帶淚的《魔法阿媽》完整重現。
除了充滿阿媽與豆豆的集資周邊,此次的回饋方案也特別發起「帶阿媽上小學 — 指定母校贈送計畫」,民眾贊助後可將修復後的《魔法阿媽》公播版 DVD 和繪本送到指定國小,將最初的感動與童年回憶分享給學弟妹們。
《魔法阿媽》此次的數位修復發行計畫讓各界引頸期待,除了王小棣和負責劇中造型設計及分鏡的動畫導演・漫畫家麥人杰,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藝人賈靜雯、立法委員王婉諭均出聲支持,期待和大家一起重溫《魔法阿媽》的真摯與感動。
從祖孫情到台灣鬼神信仰,串起土地特色與情感
「豆豆啊~」
很多人聽到這句呼喚男主角的台詞,便會想起由文英阿姨配音的那個魔法阿媽,也想起了最疼愛自己的那位阿媽。直至今日,豆豆和阿媽的對話、黑貓酷羅、白狗西羅、小蛇小扁製作的哏圖不時被拿出來傳用,民眾對這部作品的喜愛可見一斑。《魔法阿媽》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大家 20 多年來念念不忘?
「我喜歡宮廟的儀式,很多有趣的地方,卻沒有人去做它。透過動畫的特性去呈現實拍片很難做到的地方,我們才有拍動畫片的價值。」
麥人杰表示。《魔法阿媽》從人物造型、劇本、場景、配音,深刻體現了當時台灣常見的隔代教養、城鄉差距,以及獨有的民俗信仰如中元普渡、放水燈、四處流傳的鬼神故事,就連場景也是以充滿在地小鎮風情的基隆港為原型,濃厚的「台灣味」貫穿整部電影。《魔法阿媽》畫面看似魔幻充滿鬼怪,實則笑中帶淚,觀眾彷彿和豆豆一同踏上蒐集阿媽三滴眼淚的旅程,並漸漸對阿媽產生了情感上的變化。

深受喜愛的《魔法阿媽》如今即將走入第 23 週年。
堅持以台灣原創動畫闖出自己的路
「決定要做動畫的時候,我們真的是不知道苦難之將至!」
王小棣笑說。《魔法阿媽》是台灣第一部以迪士尼卡通製作手法完成的台灣經典動畫電影,即以真人表演一遍、配音後才開始繪製動畫稿,且每幅畫面都以手工作成,在 80 年代的台灣非常罕見。
作品之所以如此深受喜愛,除了導演王小棣的執導監製,編劇兼出品人黃黎明的原創劇本、動畫導演麥人杰的人物造型設計與分鏡、史擷詠老師的作曲配樂、配音團隊如文英阿姨、莊博文、許傑輝等人的專業與用心付出,以及韓國動畫公司 Plus One Animation 的動畫代工,都是造就《魔法阿媽》不可或缺的元素。

《魔法阿媽》電影團隊劇照,左起王小棣、麥人杰、莊博文 (豆豆)、黃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