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身在電影院裡感受 IMAX 的《阿基拉》(AKIRA),真是震撼也感動。不可思議,這是 1988 年的動畫電影,怎麼在 2020 年觀賞起來卻一點也沒有時代的違和感,無論是故事或影像,都一樣地有深度又好流暢。看完之後,好想再看第二遍。
這大概是這輩子唯一能看到 IMAX AKIRA 的時機(也是第一次在台灣上映)。以前只能由電腦看 AKIRA,直到在電影院裡面看之後,才發現原來有好多細節以前完全沒注意過。以下列出幾個有趣的簡單心得:
11 個動畫電影《阿基拉》有趣簡單心得
1、真正最強的角色,根本不是阿基拉或島鐵雄,而是有個不死之身的金田正太郎。
無論經過多少戰鬥與死裡逃生,金田總能爬起,連最後被吸進超強雷射光(大約等同原子彈爆炸的強光),還是能夠全身而退、衣服完整、毫髮無傷。難怪後來所有傳世的經典畫面,都是紅衣金田跟他的紅色重機。
2、電影開頭是原子彈爆炸,結尾則是一顆眼睛,由眼睛最後成為宇宙。
這顆巨大的眼睛,不知道會不會是導演大友克洋取自 1982 年《銀翼殺手》的片頭。當然,這顆眼睛後來幾乎出現在許多的科幻電影,包括《露西》和《銀翼殺手 2049》。
3、《阿基拉》裡的反政府組織女孩 K(ケイ,重映版譯為「惠」)。
這個名字讓我不禁想到《銀翼殺手 2049》裡的警官 K(雷恩葛斯林 飾演),為何剛好都要使用到「K」這個英文字母呢?明明有 26 個,剛好選到同一個,好妙。
4、整部電影都是手繪的。
放大到 IMAX 影廳的巨幅銀幕上,竟然好飽和明亮,閃爍的霓虹夜空,好美好寫實,真的是今日世界。我們在 2017 年的《銀翼殺手 2049》裡讚嘆那些城市中巨型廣告 3D 虛擬人像,在 1988 年的《阿基拉》裡,早已用手繪給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而那些飆車族在高速奔馳下的光影,同樣也是唯妙唯肖幾可亂真,速度感與寫實感都有。22 年前,當時我們還沒有電腦修圖喔。
5、「能量」本身並沒有正邪之分。會讓能量產生「正」或「邪」的結果,其實是使用者的心識程度。
因為「能量」並無正邪之分,這也是為何三個擁有超能力的被實驗體,會是純真的小朋友,他們都是乘載原始能量的肉體。這三個小朋友分別是 25, 26, 27 號實驗體。第 28 號就是阿基拉本身。2+8=10 (1+0=1) 於是,阿基拉就是 1,也就是創始、創造、開始、開啟。
「創造」也沒有正邪之分,能量與創造的善惡結果,其實是人類賦予的解釋。創造的同時,伴隨的是破壞。這也是為何故事中的研究中心的指揮官敷島上校會一直說,整個社會又進入糜爛的狀況,世人期待轉變與重建。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有宗教組織的領袖,呼喚阿基拉的超能量,希望帶給社會新的改變與轉機。同理,反政府組織也是一致認為政府腐敗,需要革命重建。無論是社會的上層(貪婪的政客)或底層(幫派與色情),都已經進入發展過度的停滯與糜爛,於是世人期待「改變」與「再興」。
於是,或許喚醒阿基拉並非鐵雄一人,而是整個社會的心理意識──假設再次大破壞,正如同再來一次火山大爆炸,火山灰將會帶給泥土翻新的養分,一切將會重來,希望也會重生。只是,重生之前,必須經歷大破壞。
電影資訊
阿基拉 Akira
- 上映日期
- 2020/06/24

導演
劇情
★ 英國第 4 頻道 2005 年評選史上 100 大動畫第 16 位。 ★ 國外知名遊戲評分網站 IGN 評選史上 25 大動畫第 14 位。 ★《帝國雜誌》評選史上 100 大世界電影第 51 位。 ★《Time Out 雜誌》評選史上 50 大動畫第 16 位。 ★《Total Film 雜誌》評選史上 50 大動畫中名列第 5 位。 大友克洋撼動世界代表作《阿基拉》全新 4K 數位修復版。在不久的未來,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謠言,讓社會動盪不安,人類似乎沒有了生存希望,1988 年日本東京大爆炸,更將這個原本熱鬧繁榮的大都會,推入了一個黑暗的地獄當中。軍方則一直在秘密進行著一項名為「阿基拉」的研究,研究的內容就是對一些具有超常能力的小孩進行培養,使其意志力變得極為強大,甚至可以對抗軍隊,摧毀整個城市,從而培養出新的一代人類,以領導人類走上光明之路。原本是飛車黨少年的鐵雄,自軍方研究室偷偷帶出了第 26 號,並實驗體意外發生撞擊受了重傷,而開啟了自身的超常神秘力量,慢慢的他發現自己的意志力強大的足以和軍隊抗衡,於是他開始瘋狂的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鐵雄一心想找到所有秘密的關鍵所在——「阿基拉」,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種可怕、無法控制的力量最終也將他送上了毀滅之路。而他的飛車黨老大「金田」為了拯救被力量控制的鐵雄,引發了一場推翻政府與宗教的大戰...... 阿基拉在軍方培養的特異 40 名孩子中編號 28 號。是 1988 年日本東京大爆炸的元兇。擁有驚人超能力的男孩,其能力遠高過人們所能想像。東京爆炸事件後,阿基拉死後各器官遭到分解冷凍存,進入睡眠狀態。 本片是日本動畫大師大友克洋的成名作,阿基拉(28 號)、金田與鐵雄的名字,都取自於橫山光輝的《鐵人 28 號》。全片由 2200 個鏡頭組成、總作畫數超過 15 萬張,並採用 327 種色彩,製作成本超過 10 億日圓,打破當時日本動畫界紀錄。
- IMDB
- 8.0
- Rotten Tomatoes
- 90%
- PTT
- 好雷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