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 年,蘇珊萊文 (Susan Levin) 剛成為電影監製,她第一次監製的電影《嚇破膽》(Ghost Ship) 評價與票房都還不錯。對菜鳥監製來說,她還需要更多實績,所以,看劇本以找尋下一個電影計畫是她的日常。這天她又在臥室笑了出來,她手上這本劇本,來自一個名字幾乎已經快被好萊塢忘記的編劇,但是她已經被這個故事逗樂了好幾天。她的男友走進臥室,問她為什麼這麼開心,萊文大力推薦男友一定要看一看,萊文知道他一定會喜歡。
關於魯蛇的人生最低谷
可是萊文不知道,這部日後被稱作《吻兩下打兩槍》(Kiss Kiss Bang Bang) 的電影,會為她、還有這位編劇沙恩布萊克 (Shane Black)、與男友小勞勃道尼 (Robert Downey Jr.),帶來什麼樣驚人的命運轉折。

《吻兩下打兩槍》的魯蛇們。
《嚇破膽》會成功,不是那種全球票房破億觀眾跪謝的成功,但至少是恐怖迷看得高興的小品電影。《吻兩下打兩槍》不可能成功,它不是任何時代都會有人喜愛的恐怖電影,它是一個脫胎自黑色電影的現代私生子,而黑色電影類型並不是大家都喜歡的類型。它的監製、主演、配角、導演、編劇看起來都很不可靠──參與這部電影的女人們看起來都經驗不足、而參與這部電影的男人們,看起來都在跪求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或者另一次詐欺觀眾的機會。如果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吻兩下打兩槍》非常不可靠、非常危險、它甚至連能不能準時拍完都是問題。

《吻兩下打兩槍》
所以我們直接跳到結局算了:只花 1 千 5 百萬美金拍成的《吻兩下打兩槍》,非常不像西佛影業 (Silver Pictures) 的電影。這間電影大亨喬西佛 (Joel Silver) 自己的電影公司,專門製作大製作大預算的超大電影──比如《駭客任務》(The Matrix) 系列或《超級戰警》(Demolition Man)。比起來,預算極低的《吻兩下打兩槍》,似乎只是敷衍行事的產物。但是成本低,回收成本的門檻就低。問題是《吻兩下打兩槍》也沒法達成這個目標,它的美國國內票房僅有悽慘的 4 百萬美金,海外票房也只有 1 千萬出頭。加起來扣除海外與戲院分帳,《吻兩下打兩槍》根本賠錢,真是有夠失敗。

《吻兩下打兩槍》片場:導演暨編劇沙恩布萊克(左)、監製喬西佛(中)。
光寫《吻兩下打兩槍》會失敗的條件,就可以寫到落落長。我們要先從最該為電影失敗負責的導演與編劇談起。沙恩布萊克應該是好萊塢家喻戶曉的一號人物,他是演員出身,卻也懂得說故事、寫劇本。他在演出阿諾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最愛的電影《終極戰士》(Predator) 時,監製喬西佛就很想讓他在現場改寫劇本——這部電影的劇本來來回回修改了無數次。但是演員身兼編劇會分身乏術。於是西佛想了一個妙招:先改寫劇本,把布萊克飾演的眼鏡仔先寫死。導致布萊克在這部科幻動作經典裡的戲份,還不到十分鐘。沒關係,這樣他就可以專心新工作了。

《終極戰士》裡的布萊克,為了轉職而被迫早死。
新工作看來比較適合布萊克,因為他後來編劇了鼎鼎大名的《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他算是哥兒們動作喜劇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因為以黑白警探互扯後腿又同心協力破案的《致命武器》,成了票房冠軍與後世大量此類電影的抄襲範本,連帶讓布萊克一戰成名。布萊克自己也持續這個三八兄弟的套路,編劇了《終極尖兵》(The Last Boy Scout) 與《最後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 等等作品,一樣由動作明星主演、一樣賣座。

《致命武器》。
但是《終極尖兵》與《最後魔鬼英雄》雖然賣座,但都不是布魯斯威利與阿諾最好的電影,它們的評價都不怎麼樣,這連帶拖累了年少得志的布萊克,冠上了「小時了了」的臭名。可是這兩部都由「最後」(Last) 開頭片名的電影,還不是布萊克的最後下場。他 1996 年編劇的電影《奪命總動員》(The Long Kiss Goodnight) 才是最後的 Goodnight。這部電影的北美票房,連成本一半都不到,評價也很慘淡。導演雷尼哈林 (Renny Harlin) 是昔日的動作電影大牌導演,他希望這部有明星吉娜黛維絲 (Geena Davis) 與 MDFK a.k.a 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 主演的電影,能讓他回到好萊塢一級導演的位子,最終卻失望了。

《奪命總動員》是被強烈低估的商業電影。
失望的當然還有布萊克,算起來上述這三部電影,都沒有讓他重現《致命武器》的榮耀,1996 年的《奪命總動員》算是他事業的最後一根封棺釘。布萊克就此在好萊塢銷聲匿跡,過了 6 年後,他突然交出了《吻兩下打兩槍》的劇本……不不,這份劇本原名叫做《你不會在這城市裡再死一次》(You’ll Never Die in This Town Again),名稱又臭又長又不吸引人。

《終極尖兵》評價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