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將家喻戶曉的童話「小紅帽」視為狼人文學的經典之一,相信許多人會不以為然。畢竟童話裡會說話的動物無所不在,將一隻能通言語、欺騙人類,且偽裝成被害人的狼與狼人相提並論,未免太過武斷。
不過如果我們追本溯源,檢視「小紅帽」的原始版本,會發現它與不少狼人傳說有類似的主題,例如對大自然的恐懼,以及對陌生人的不信任。當時的「小紅帽」教導人們提防的不只是狼,還有心懷不軌、能言善道的登徒子。直到今日,這些故事仍然警告我們當心「披著人皮的狼」。

《狼之一族》
*前情提要:【專題】電影百狼圖(一):「狼人之父」西奧德梅克
尼爾喬丹 (Neil Jordan) 執導的《狼之一族》(The Company of Wolves, 1984) 是最早將小紅帽詮釋為狼人故事的電影。兼任原作與編劇的作家安潔拉.卡特 (Angela Carter) 一向對顛覆童話情有獨鍾,筆下的小紅帽不是以野性馴服狼人,就是揭穿外婆的狼人身份。她參考了中世紀以前的諸多狼人傳說,並將這些素材與她的短篇小說揉合成詭奇迷離的四段式故事。至今,《狼之一族》仍是有史以來最晦澀難懂,卻又美不勝收的狼人片傑作。
《狼之一族》的另一項成就,就是革命性的變身場面。為了配合劇本裡「外表為人,內裡為狼」的敘述,片中的狼人先把皮膚扯開,露出狼的身軀與背部,再讓狼頭從口中冒出,完成破繭而出般的蛻變過程。相較於一般狼人電影「由外而內」的變形順序,《狼之一族》反其道而行的作法雖然嚇壞不少觀眾,但也成就了它獨樹一格的驚人魅力。
隨著時代演進,小紅帽在大眾文化的形象已不再是純真脆弱的小女孩。狼與小紅帽之間的力量消長,反映了世人對兩性看法的改變,電影也更樂於接納擁有「狼性」的小紅帽。即使《狼之一族》之後的狼人電影很少觸及小紅帽的題材,它們的女主角仍多少帶有小紅帽的影子。她們選擇自力救濟,甚至反客為主,就像《靈異萬聖夜》(Trick ‘r Treat, 2007)的女「狼」一樣,她們以身誘敵,就是為了飽食一頓萬聖夜大餐。

《靈異萬聖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