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怪物》: 坂元裕二與是枝裕和顛覆自我的完美合作,不告訴你如何解決霸凌,而是帶你深入霸凌的黑暗現場

入圍本屆坎城影展多項大獎,並榮獲最佳劇本等獎項的《怪物》,終於要在台上映。一流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度與日劇圈神編劇坂元裕二合作,加上這部電影還是音樂大師坂本龍一離世最後一部電影配樂作品,以及安藤櫻永山瑛太田中裕子等人的精湛演出,《怪物》的幕前幕後陣容完全是怪物級的。而事實證明,這部電影完全符合觀眾對它的高期待程度,這部非常不一樣的是枝 x 坂元電影,堪稱是兩位創作者目前生涯中最巔峰的作品。

《怪物》預告

 

電影拋出的問題:怪物究竟是誰?

單親媽媽麥野早織(安藤櫻飾),發現獨生子湊(黒川想矢飾)近來行為十分怪異。早織抽絲剝繭後,發現湊似乎在學校遭到保利老師(永山瑛二飾)霸凌,憤怒的早織到學校理論,卻遭到校方冷處理,連伏見校長(田中裕子飾)都似乎毫不關心……但又有另一個說法出現,湊其實霸凌了班上同學星川依里(柊木陽太飾)。究竟霸凌事件的真相為何?在純真孩子之間的「怪物……是誰?」遊戲又隱藏著什麼祕密?誰是真正的怪物?誰是校園裡的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事件漸漸擴大,終於將所有人拉進這場不斷逆轉的黑暗漩渦。

《怪物》導演是枝裕和(左)與編劇坂元裕二。

《怪物》導演是枝裕和(左)與編劇坂元裕二。

這部電影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平實地交待早織與湊的平靜家庭生活,這是個追求幸福的家庭:早織答應早逝的丈夫,在湊結婚生子組成家庭獲得「幸福」之前,要保護他們的獨生子。問題是一向乖巧的湊開始變得如同入魔,他出現了許多不可理喻的行為,但隔天卻又恢復若無其事。《怪物》的開場宛如一部惡靈附身類型的恐怖電影,《怪物》裡的母子宛如《大法師》的母女,平靜生活逐漸黑化。

《怪物》媽媽早織(安藤櫻飾)。

《怪物》媽媽早織(安藤櫻飾)。

早織無疑地是代表觀眾們的「偵探」,她深愛兒子,而她無法容忍任何事物毀滅兒子,為此早織開始田野偵查,深入廢墟與校園找尋變異的端倪。是枝的鏡頭依舊輕柔,是安藤櫻劍拔弩張的演技,讓這些朦朧光的鏡頭變得尖銳起來。早織開始發現自己的平靜生活,彷彿是一場假象。最重要的孩子安全網應該是校園,但老師竟然可能是帶頭霸凌兒子的元兇。開場的安藤櫻是個有調皮氣息的年輕媽媽,但她逐漸無法掩飾心中的猜疑與怒氣,變成了捍衛兒子的戰士。此時對觀眾而言,《怪物》似乎是一部追兇電影……加害湊的怪物究竟是誰?觀眾等待著早織找出真相。

問題是,《怪物》沒有這麼簡單。接下來的將近半個小時,時間倒轉回到電影開場,《怪物》從另一個角色再度講述這場霸凌疑雲,逆轉了觀眾心裡在前半段被植入的刻板印象。但這仍然不是故事的全貌,你仍然要再看完最後的三分之一,才能理解電影從頭到尾一直在詢問的問題:怪物究竟是誰?

《怪物》。

《怪物》。

不ㄧ樣的坂元裕二 不一樣的是枝裕和

如果有任何人質疑坂元裕二拿到坎城影展最佳劇本,那是因為他沒有親自看過這部電影。坂元裕二也許是以「金句販賣機」或「《東京愛情故事》編劇」這樣的名號博得名望,但在《怪物》裡,你看到的不是一般的坂元裕二,《怪物》與《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花束般的戀愛》等等作品大不相同。你如果期待任何坂元金句,那可能會失望,坂元在《怪物》裡呈現的,是極其精美的劇本結構:你會先看到劇情主旨的單面說法,再從頭自另一面看到第二種論述,最後才會看到這兩種論述之外的第三種論述。

這三段式結構並不是單純耍花槍,或只是想大玩「敘述性詭計」(某一方論點因各種原因刻意掩飾某些重點)。《怪物》裡的每一段論述,都多多少少顛覆了上一段論述板上釘釘的結論,但同時也繼承了上一段論述的核心,繼續精化「誰是怪物」的這個問題與答案。誰是怪物?湊是怪物嗎?依里是怪物嗎?保利老師、校長或身為偵探的早織媽媽是怪物嗎?三段劇情以不同角色身處的不同角度,不斷追問這個問題,觀眾在推理的過程中,同時也跟著劇情做了正反方的論辯。

《怪物》。

《怪物》。

但我剛剛說了,坂元不只透過這樣的三段劇情結構詢問「誰是怪物」的答案,他同時也在試圖釐清這個問題本身:不管誰是怪物,而怪物是如何產生的?大環境是如何變成怪物的溫床?這個社會為何甚至保護怪物?讓怪物不斷地產生?這些辯證讓《怪物》跳脫了追兇電影的本質,拉高了觀察層次。當一場霸凌事件令媒體注目、讓校園與家庭變貌的同時,是不是也反向證明了……「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怪物》是非常不一樣的坂元裕二,同樣也呈現了不一樣的是枝裕和。自《小偷家族》創下日本導演睽違 40 年後再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紀錄之後,是枝製作了法國電影《真實》、製作了韓國電影《嬰兒轉運站》,過去五年就像是導演是枝的「留學之旅」。無論你是否喜愛《真實》或是《嬰兒轉運站》,相信都能同意這兩部作品,與過去的是枝風格有許多不同。而這一次的《怪物》回歸日本團隊製作,但仍然能發現過去的「旅外經歷」,確實地改變了這位導演執導風格裡的部份手法。

《怪物》。

《怪物》。

坂元不斷轉變《怪物》的敘事角度,但是,讓每一段論述持續引起觀眾好奇心的人,是身為導演的是枝裕和。是枝必須確實地讓觀眾留下某些刻板印象,這樣才能在下一段論述裡,讓觀眾因為顛覆而產生驚奇感。這代表導演必須在這些善惡逆轉的關鍵之前,先說服觀眾這個角色是善還是惡。這部電影的每一位主要演員,全都發揮了最完美的演技,但是,是枝的運鏡才是真正加深觀眾印象的重點:在一排彎腰鞠躬的老師身影之間,是枝讓安藤露出單邊眼睛,那顆眼睛垂淚也流洩著怒氣,但她的淚眼被鞠躬身影圍繞,意味著她的情緒無法造成影響。

《怪物》。

《怪物》。

喇叭吹出的不協和音、哨子在空中旋轉時發出的微弱哨音、甚至包括坂本龍一令人心碎的《aqua》、令人逐漸不安的《20220207》樂曲,這些都是是枝裕和的棋子,它們被穿插在電影的劇情角落,你會發現某些不同橋段裡,某些曲子會重複出現,這是因為它們代表著某種若隱若現的線索,無言地傳達某些台詞裡說不出的情緒,而這都得歸功於是枝裕和的巧思與編排。《怪物》是一部片長 126 分鐘的作品,而這個霸凌主題的故事,沒有浪費任何一秒鐘。是枝不斷地透過充滿生命力的鏡頭與構圖,牽引著觀眾的好奇,讓他們繼續尋求答案。

《怪物》田中裕子飾演校長。

《怪物》田中裕子飾演校長。

找尋問題的答案是簡單的,因為每個人都能說出想當然耳的答案。但《怪物》選擇問一個好問題,它不告訴你一個斬釘截鐵的答案,而是用各種角度來討論這個永遠在校園裡不會消失的問題,同時質問這個問題存在的根源,與這個問題所掩蓋的真實。在《怪物》裡尋找霸凌解方是不切實際的,但它卻更精準地重現了這個問題的樣貌。《怪物》是一部恐怖電影,任何有兒女就學的父母都會心驚;它更可能是一部令所有人都心驚的電影,因為當我們在看到結局之前對劇情的每一條推論,都有可能製造出一個真實的怪物——而且你能在社會版頭條裡找到例子。

《怪物》將在台灣於 7/7 上映。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