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愛是自私》:將愛情昇華為親情的動人小品

松永大司執導的《愛是自私》,描述一對同志戀人浩輔(鈴木亮平)和龍太(宮澤冰魚)從相識、相戀到最後卻無能廝守的過程。

*以下有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愛是自私》電影看似平鋪直敘,平淡之處卻見真摯,導演對雙方原生家庭的描繪(浩輔 14 歲喪母,龍太高中輟學賺錢供養生病的母親),給予對方都想被愛和愛人的想望,中間龍太的猝逝雖然來得突然,卻並非無跡可循,而這樣的事件鋪排反而更能讓浩輔更靠近龍太一點,浩輔將生前對龍太的生活補助轉嫁到龍太母親身上,也一併挹注了與龍太等量的愛,後段兩人類母子的日常互動尤為動人。

《愛是自私》。

《愛是自私》中沒有第三者介入,沒有呈現太多同志在現實社會中會遭受的霸凌或歧視,但感情的問題即便沒有以上艱難險阻,一樣會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難處。在龍太親口說出了不想繼續這段感情,因為自己持續有賣身,而浩輔的出現讓這份工作變得不容易時,浩輔從愕然、難過到決定用另一種方式去挽回這段感情的過程,導演將「愛是自私」這四個字做了最好的點題:浩輔不要龍太的身體被其他男人佔有,他要龍太完全屬於他,用每月十萬元包養他並讓他再去找工作的方式,不只維持了經濟所需,更有脫離龍太向其母親所說認識浩輔以前,他每日身處「地獄」的可能。

《愛是自私》。

浩輔的自私,在觀者眼中並非專斷獨行的貶義詞,縱然他未必自認是他拯救了龍太,但他確實溫柔地引領著龍太走出黑暗面,看到人生更多新的可能,不論是工作上的,或是情感上的。龍太看來是「受」比較多的一方,無論是浩輔送給龍太母親的壽司,送給龍太的義大利外套,或是浩輔與龍太協議合買一部車好方便接送其母往返醫院,浩輔的大方、溫柔和慷慨,龍太都銘感於心,然而他或許在物質金錢上暫無以為報,情感上卻已認定了浩輔是他的家人。

從龍太邀浩輔來家中與母親三人共進晚餐的自然互動,他忙不迭向母親展示浩輔送他外套時的喜不自勝,到即便可能被母親撞見仍要親吻浩輔的濃情蜜意,都可看見他不想裹藏這份愛意,甚至讓生命中最親愛的人——母親知道也無妨。凡此種種,俱足體現他對浩輔的回報,乃在對兩人關係的不隱藏(爾後我們知道龍太母親當晚即知道浩輔是自己兒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和早已將其視為家人的款款深情。

《愛是自私》。

用好景不常來形容兩人最後的結局,或許這齣戲就是純然的悲劇,原本我以為龍太走後,也只能搬演浩輔對龍平的追悼和念想,以表現這份愛情的唏噓和惆悵。

但《愛是自私》導演顯然想將愛這個命題做更大的延伸,如果所愛之人已不在了,這份愛是否就無以為繼?愛一個人,能否連同他的家人也一起愛?浩輔和龍太母親都失去了生命中的摯愛,卻也因為這個共同的連結,而有親炙對方情感底蘊,相濡以沫成為另種家人的可能。

《愛是自私》。

在今年看的三部均有涉及同志議題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同志的父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林柏宏的父親庹宗華)、老婆(《雙手的溫柔》裁縫師的老婆)或是《愛是自私》的母親,他們對自己家人是同志的反應,不再只有憤怒和無奈,他們更多的是試圖保護家人不受傷害,尊重他們的選擇,甚至鼓勵他們去愛。

《愛是自私》龍太罹患肺腺癌的母親生命行將走到終局,導演避掉讓浩輔再度喪母的煽情敘事,而用兩人在醫院中緊握雙手的場景,去構築龍太倘若在天堂,也會為此感到欣慰的浪漫圖像。他沖淡了死之將至的哀傷基調,也昇華了這份感情,為兩人的曾經愛過,寫下最好的明證。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