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的電影總是太難懂嗎?影評人湯姆肖恩 (Tom Shone) 於 11 月推出了新書《The Nolan Variations: The Movies, Mysteries, and Marvels of Christopher Nolan》,帶領讀者親密且深入地探索曾以《敦克爾克大行動》、《全面啟動》等片入圍奧斯卡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而近日於 92Y 網站的線上宣傳活動上,諾蘭與湯姆肖恩以及《娛樂周刊》(EW) 作家 Clark Collis 三方進行對談,諾蘭也提到自己的導演生涯於書中被仔細剖析的感想。
在這場對談中,最令人啟發的,莫過於諾蘭表達了自己當時完成《黑暗騎士》(Dark Knight) 三部曲後的寬慰。此系列的首部作品《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於 2004 年 3 月開拍,並在隔年上映。2008 年,在漫威推出開啟漫威電影宇宙的《鋼鐵人》(Iron Man) 的同時,諾蘭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也在同年登場。這兩部電影的成功,使得漫改電影開始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主流。
「對我而言,那時真是一個好時機,訴說這個我一直想訴說的故事,」

《蝙蝠俠:開戰時刻》
「蝙蝠俠的起源故事無論是在過去電影,甚或是漫畫中都一直沒有被完整地呈現。也因此我們並不需要特別參照原著或是其他資料。在電影史上也有這樣的鴻溝,由李察唐納 (Richard Donner) 執導、克里斯多福李維 (Christopher Reeve) 主演的《超人》版本有著截然不同的敘事風格,而這個版本中的蝙蝠俠故事卻沒有人說過。我們當時便鎖定要述說這位身處在平凡世界,但又非凡無比的人物。」
在不需要遵循原著故事,漫改電影又尚未成為類型的情況下,諾蘭表示他並沒有受到製作公司的干涉,也因此能有許多自由發揮創意的空間來發展《黑暗騎士》三部曲。

《黑暗騎士》
「我們當時擁有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花費更多時間在續集的構思上,」
諾蘭補充,
「在完成《蝙蝠俠:開戰時刻》後,我們並不知道能否推出下一集,也不知道第二集會耗費我們三年的時間,更遑論七年後推出的第三集。我們奢侈地擁有大量時間去構思,成品也不會像在電影公司的商業引擎下推出的機械式產品。但隨著這個類型變得越來越成功,製作方施展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當時確實是很好的時機。」
《The Nolan Variations》以諾蘭電影常見主題,像是「時間」、「混沌」、「夢境」來區分章節,並從電影的情節、情感深入淺出地探索諾蘭的思想及創作觀,書中也包括諾蘭的新作《天能》(Tenet)。
像是諾蘭也在書中談到自己的「混音風格」,先前有觀眾抱怨《天能》片中的混音配樂有時會蓋過角色的重要對話,而回顧近十年諾蘭導演的作品,諸如《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班恩說話的特效,或是《星際效應》中的重低音管風琴配樂等,這些都早有先例。針對《星際效應》的部分,諾蘭提到:
「我們收到很多抱怨,我甚至接到其他影人的電話,表示:『我剛看完你的電影,我完全聽不懂片中的對話』有些人認為配樂太吵,但這正是我們刻意選擇的混音。風格。人們對音效這麼保守,讓我感到有點震驚。」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自身的方式解讀諾蘭電影的呈現,而書裡看到諾蘭現身說法,談論創作歷程以及心境,對深受諾蘭風格吸引的影迷們來說,這本書是了解諾蘭創作的最好管道之一,此書目前已可在美國通路購得。
電影資訊
蝙蝠俠:開戰時刻 Batman Begins
- 上映日期
- 2020/05/29

導演
劇情
本片根據 DC 漫畫出版,深入探討蝙蝠俠傳奇故事的來源,並描述這位黑暗武士是如何成為成為捍衛高譚市的正義使者。出身豪門的布魯斯韋恩(克里斯汀貝爾 飾)在他父母雙雙慘遭謀殺之後,對社會正義感到徹底失望,於是決定環遊世界,尋找打擊犯罪最犀利的方法,讓世上窮兇極惡的壞蛋聞之喪膽。他回到高譚市之後便以他的分身蝙蝠俠現身,他戴著面具成為正義的化身,並以高強的武藝、聰明的頭腦以及最先進的高科技裝備,對抗高譚市所有的犯罪份子。 演員包括克利斯汀貝爾飾演布魯斯韋恩/蝙蝠俠; 米高肯恩 飾演他的忠心管家阿福;凱蒂荷姆絲飾演布魯斯韋恩青梅竹馬的好友瑞秋; 連恩尼遜 飾演韋恩的良師益友昂利杜卡; 摩根費里曼 飾演韋恩企業前任董事盧修福克斯; 蓋瑞歐德曼 飾演高譚市的霹靂警探吉姆戈登隊長; 渡邊謙 則飾演邪惡的大魔頭。
- IMDB
- 8.2
- Rotten Tomatoes
- 84%
- PTT
- 好雷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