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 年 10 月,距離世界末日剩下沒多久了,不過許多人認為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比千禧年災難還更像是一場災難。至少影評天王羅傑伊伯特 (Roger Ebert) 是這樣想的:他給這部電影僅有 2 顆星的評價,這成為許多年後,許多《鬥陣俱樂部》粉絲高喊伊伯特根本看不懂電影的原因。這部電影至今已經誕生 21 年,事實是,21 年來仍然有許多人看不懂這部電影。某個角度,包裝許多逆轉與暗喻的《鬥陣俱樂部》,電影本身的命運,才是最神秘的存在:它的票房慘烈、如今評價高漲、而導演討厭任何一個喜歡它的觀眾。這是怎麼回事?
對小說家恰克帕拉尼克 (Chuck Palahniuk) 來說,《鬥陣俱樂部》是失敗的。這本他在 1996 年寫成的小說,在書市裡不受歡迎。帕拉尼克的創作生涯在此之前,也沒有多好過。這是他的第二本小說,而第一本小說被所有出版社打回票。他連幫忙打理出版的經紀人都沒有,他只能「白手起家」,自己接洽出版社詢問出版《鬥陣俱樂部》的意願。他是白手沒錯,看來卻差點起不了家。沒想到竟然有一家出版社有興趣,《鬥陣俱樂部》才能上市,但上市之後依舊銷量慘淡,據他的說法,「這本書只賣了還不到 5 千本」。

恰克帕拉尼克與他的小說《鬥陣俱樂部》。
5 千本銷量養不起一個作家的夢想,不過,只要這 5 千個讀者中有一個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就足夠。芬奇在 1995 年揚眉吐氣,他執導的《火線追緝令》(Se7en) 票房拉出長紅。這部陰暗的驚悚電影,讓芬奇在觀眾心中奠定了陰暗驚悚的風格。芬奇當然熱愛陰暗驚悚,所以他才會對小說《鬥陣俱樂部》愛不釋手:他甚至看到笑出來。
「我一開始讀就停不下來,而且笑個不停,他媽的有誰不想要看到信用卡公司大爆炸啊?」

大衛芬奇(左)執導《火線追緝令》。
就這樣,票房大導演決定改編這部「亂七八糟」但讓他「爽翻天」的小說,這對於寒窗創作的帕拉尼克來說,終於迎來了他的春天。現在已經被迪士尼裁撤的福斯 2000 影業 (Fox 2000) 決定製作這部新電影,資金也到齊了,就等大衛芬奇大展身手了。但是,在這本小說改編成為許多人心中史上最偉大的限制級電影的過程中,問題已經悄悄地發生了——芬奇發現,似乎大家搞不太懂這部電影在搞什麼,連最應該理解電影內容的製片團隊自己都搞不清楚。大衛芬奇不敢相信,連電影監製都無法體會,這部電影的重點在哪裡。

那時還年輕的芬奇。
「他們希望《鬥陣俱樂部》不要加上旁白,所以我炒了那個電影監製。」
芬奇回憶。艾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不但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他的旁白也幾乎貫穿整部電影,等同於帶領觀眾進入他飾演的無名氏的主觀視點,同時又透過旁白帶給觀眾他的旁觀視點——一個諾頓分裂成兩個諾頓,這事實上已經是一個有點隱晦的暗喻。但是連電影監製都不能理解這種敘事把戲,這讓芬奇非常生氣。

《鬥陣俱樂部》時常避重就輕的諾頓旁白,事實上透露了不少線索。
電影資訊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 上映日期
- 2017/09/22

導演
劇情
大衛芬奇 震撼影壇代表作! 泰勒說:「自我改進的方法是手淫,而自我毀滅也許就是人生的解答!」 傑克(愛德華諾頓 飾演)是一個充滿中年危機意識的人,他非常憎恨自己的生活及一切,再加上他患有嚴重的失眠症,所以他常常參加各種團體諮詢會,只為了能接觸人群。在某一個團體諮詢會上,傑克遇上了一個跟他同樣理由來參加的女煙槍,瑪拉( 海倫娜寶漢卡特 飾演)。 在一個商務旅行中,傑克在飛機上遇到賣肥皂的商人-泰勒( 布萊德彼特 飾演),兩人因緣際會地成了好友,並開始創建了「鬥陣俱樂部」:一個讓彼此不戴護具而互毆的聚會,宗旨在發洩情緒。 某夜,泰勒在傑克的公寓中把瑪拉給「上」了,這讓傑克非常忌妒。同時「鬥陣俱樂部」也成了全國性的地下大組織,所有成員都將泰勒視為教父。為了辨識起見,成員還都剃了光頭。 傑克對於「鬥陣俱樂部」的現況及泰勒的瘋狂模樣越來越無法忍受,所以他決定疏遠泰勒。但是,此時的「鬥陣俱樂部」成員卻發起全國性的暴動,他們炸毀了不少建築物......,一切的局勢都是傑克始料未及的,他該如何解決這混亂的現狀?「鬥陣俱樂部」又會瘋狂成什麼樣子? 傑克與泰勒之間的恩恩怨怨會如何了結?
- IMDB
- 8.8
- Rotten Tomatoes
- 79%
- PTT
- 好雷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