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 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Mulan),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一個殘念的句點。它的票房不佳、口碑不佳、最終落得「外國文化拙劣諧仿中國文化」的評價。
這個血的教訓讓迪士尼痛切體悟,中國觀眾雖然非常喜歡好萊塢電影,但是他們對於好萊塢的中國題材電影,卻未必抱持著相同的善意。這讓 2020 年上映的真人版《花木蘭》電影,與你認識的動畫版《花木蘭》非常不同……基本上,這是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
複習上一集 >>【電影背後】在偉大的中國文化之下,相距 20 年的兩部《花木蘭》電影是這樣誕生的 (上):老鼠在中國冷屁股上瘋狂磕頭
為什麼新版《花木蘭》電影裡看不到木須龍?
中國觀眾對於 1998 年版《花木蘭》種種對中國文化的描述感到不滿,「木須龍」是其中一名戰犯。這是一隻紅色的小龍,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 出色的念白,輕易地讓它成為這部電影裡最受歡迎的角色,並且負責了大多數《花木蘭》的喜劇橋段。
但是木須這個名字有點問題:木須是在 60 年代首次出現在美國中菜餐廳上的中文名詞。

木須炒麵或是木須豬肉是美國人熟識的中國菜。
在此之前,美國人並不知道木須其實就是雞蛋。木須炒麵幾乎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式中菜之一,而木須龍很明顯是在致敬中菜文化在美國的發展歷史。但是對華人來說,木須並不是那麼有代表性的料理名詞──許多華人甚至以為木須就是木耳。

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
木須龍致敬了美式中菜,但是如同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認為美式中菜等同於中國菜──要以左宗棠雞或炒飯來代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美食史,似乎是一種污辱,木須龍彷彿代表了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淺薄印象,而它也很快地成為了新版《花木蘭》除之而後快的第一個目標:早在 2018 年 10 月,《花木蘭》監製傑森瑞德 (Jason Reed) 就在紐西蘭片場,向世界各地的記者解釋,為什麼新版《花木蘭》電影裡看不到木須龍。

木須龍。
「很明顯地,木須是 1998 年版《花木蘭》裡大家都喜愛的角色,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但是對傳統中國電影觀眾來說,木須龍並沒有呈現出中國文化裡龍的形象。在中國,龍代表著尊重與力量,但是我們在動畫裡將其描述成一個有點傻氣的跟班,而這讓傳統中國觀眾們感到不太舒服。」
瑞德非常坦誠,事實上有點坦誠過頭了。他等於直接告訴全球媒體,他們會砍掉木須龍只有一個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事前宣稱的「真人版電影將更加追求寫實性」,而是因為中國大叔大嬸們不高興了。
真人版《花木蘭》預告:
這個小改動,很快地隨著《花木蘭》公布預告等消息而為外界所知:大家在預告裡竟然找不到愛說俏皮話的木須龍。這件事上了娛樂頭條,當然也擠爆了社群網路。
而當許多人發現,這部更加寫實、更加武俠的新版電影裡,竟然有個角色叫「蟋蟀」──牠在舊版電影裡是隻會說話的蟋蟀。這點瞬間再將《花木蘭》「真實至上」的主旨摔得粉碎,原來,迪士尼不能接受一隻電腦動畫龍,卻能接受一隻電腦動畫蟋蟀。很明顯地,這一切選擇都與真不真實無關,只能怪不中國的木須龍,被中國觀眾討厭了。

木須龍與蟋蟀。
電影資訊
花木蘭 Mulan
- 上映日期
- 2020/09/04

導演
劇情
《花木蘭》真人電影改編自中國文學作品,描述勇敢的少女木蘭,女扮男裝,帶父從軍,英勇抵禦北方外族的侵略。真人版將先祖守衛象徵的木須龍,改動為中國祥獸鳳凰,喻難分雌雄。當北方入侵者大舉來襲,華夏隨即陷入國族的安危,面對兵力短缺的情況下,皇上下令徵召民間每個家族必派一位壯丁從軍;身為花家長女的花木蘭,決定代替年老病衰的父親,女扮男裝投入軍旅生活。木蘭以鋼鐵般的意志,及過人的智慧,奮勇殺敵解救了國家,並為家族帶來榮耀,更讓自己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戰士之一。
- IMDB
- 5.5
- Rotten Tomatoes
- 86%
- PTT
- 好雷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