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李察朱威爾事件》: 權力是難以招架的誘惑,更是把雙面刃

人狼屋

時勢造英雄,是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 的電影裡常見的主題。這些英雄可能有不合時宜的一面,也不一定樂於成為英雄,不過他們都為了貫徹某種信念而堅強地活著。但在他的新作《李察朱威爾事件》(Richard Jewell) 裡,英雄的信念反而加速了自身的殞落。

 

亞特蘭大爆炸案的英雄,輿論急轉直下的犧牲者

克林伊斯威特新作《李察朱威爾事件》由保羅華特豪澤 (Paul Walter Hauser) 飾演真實人物李察朱威爾。

《李察朱威爾事件》。

1996 年,盡忠職守的警衛李察朱威爾在亞特蘭大爆炸案中,雖然及時阻止傷亡的擴大,卻反而成為聯邦調查局 FBI 與媒體眼中的頭號嫌犯。就在全國人民目不轉睛的為奧運英雄喝采時,國家也親手扼殺了自己的英雄神話。伊斯威特不但重現了美國史上最諷刺的一刻,也利用另一位英雄的誕生,適時地填補李察遺留的空缺。

1997 年《浮華世界》刊登的報導《美國噩夢:李察朱威爾的悲歌》是克林伊斯威特導演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主要的參考資料。

本片參考的文章之一:《美國噩夢:李察朱威爾的悲歌》(American Nightmare: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

在片中,李察的辯護律師華森,其實更像伊斯威特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擇善固執,只憑著對李察的信任與友誼,就赤手空拳的接下沒人敢碰的燙手山芋。當他為了調查犯案時間而奔走時,伊斯威特刻意將他的動作與奧運選手的英姿做出對照,將其比擬為「美國英雄」的意圖不言自明。飾演華森律師的山姆洛克威爾 (Sam Rockwell),沈穩剛強又不失溫柔的精彩詮釋,也讓他彷彿成為都市版的西部硬漢。

相對的,作為華森對手的司法單位與記者,也不得不擔任惡棍的角色。尤其為了誘導李察入罪而不惜侵犯人權的 FBI,其扁平呆板的形象,在片中散發意想不到的荒誕喜感。

克林伊斯威特導演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山姆洛克威爾(左)飾演李察朱威爾(右)的律師華森。

山姆洛克威爾飾演的華森律師(左)。

至於奧利維亞魏爾德 (Olivia Wilde) 飾演的已故記者凱西斯克魯格斯 (Kathy Scruggs),則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電影以誇張的方式放大了這位真實人物的爭議言行,卻僅將她當成貪婪傳媒的代言人,沒有進一步剖析她追蹤爆炸案時的心態與決策。這種便宜行事的作法,不但是紀實片的致命傷,也讓她在事後的悔悟顯得欲蓋彌彰且缺乏說服力。

真實事件改編,克林伊斯威特導演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中,由奧利維亞魏爾德(左)飾演的記者凱西斯克魯格斯(右)。

奧利維亞魏爾德(左)與凱西斯克魯格斯(右)。

 

《李察朱威爾事件》真相與正義的界線

眼尖的觀眾,或許會注意到華森辦公室的海報寫著

比起恐怖主義,我更擔心政府。

李察的遭遇成了這句話最好的明證。另一方面,李察在接受調查期間對檢方流露的微妙同理心,也傳達出本片的重要訊息:無論是為了公理或私欲,權力都是難以招架的誘惑,且稍有不慎就會碰觸濫權的紅線。

改編真實事件,克林伊斯威特導演作品,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劇照。

《李察朱威爾事件》。

電影資訊

李察朱威爾事件 Richard Jewell

上映日期
2020/02/21
李察朱威爾事件_Richard Jewell_電影海報

劇情

本片改編自 1997 年刊登於【Vanity Fair】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美國惡夢》(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這篇文章講述在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當時一顆自製炸彈在奧林匹克公園爆炸並造成上百人傷亡。第一個發現炸彈並報警的保安李察朱威爾之後還參與了清理和救援工作,他也被當成是國家英雄。遺憾的是,在之後的調查中他被誤認為是嫌疑犯,轉眼之間就從英雄變成了囚徒。 深知自己是無辜的李察朱威爾向反體制的獨立律師華森布萊恩(山姆洛克威爾 飾)求助,希望他能夠證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華森布萊恩在奮力為李察朱威爾洗清罪名的過程中卻發現,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如此薄弱,因為這次除了必須對抗聯邦調查局、喬治亞州調查局及亞特蘭大市警署的強大勢力,與此同時,他也必須說服李察不能單純地信任這些試圖毀了他人生的人們。媒體連篇的負面新聞讓李察朱威爾名譽受損,於是當他罪名被 FBI 洗清之後,他將電視台和政府機構告上法庭,包括 FBI 在內的政府機關都向他公開道歉。

IMDB
7.5
Rotten Tomatoes
76%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李察朱威爾事件_Richard Jewell_電影海報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