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有戰爭不死人,《星際大戰》(Star Wars) 的「War」這個字還以複數表示,這代表 40 年來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當然死了成山成谷的外星人或機器人。但是,死有輕如鴻毛、也有重如泰山,某些角色的死令我們哀傷至今,某些角色死得大快人心,更有角色死得讓人想為其討番公道。我們列出 20 位死得精采(或愚蠢)的星戰角色,讓我們為他們吟唱一首紀念的鎮魂詩。
當然,角色死了在電影裡是大事,這篇文章難免一定會爆雷哪些角色不會活到電影結束,如果你是位爆雷潔癖者,建議你最好看完所有星戰電影,再看這篇文章。
*以下有所有星戰電影劇透爆雷!
4.《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主角全員
逝世時刻:《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兇手/死因:這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漫長告別式
每場偉大的戰爭裡,一定要有部《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類型的電影:一群殘兵敗將,犧牲自己的尊嚴與生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為了替公主復國的《里見八犬傳》(里見八犬伝)是一部、還有二戰時期的《戴罪立功》(The Inglorious Bastards,《惡棍特工》的片名致敬本片)、《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 等等……現在星戰世界也有了,就是《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很悲傷的是,這個負責取得死星設計圖的小隊裡,連位絕地武士都沒有──絕地武士的技能事實上能讓他們成為史上最強的間諜。因此,全員陣亡似乎是一個不需要劇透也能猜到的結局。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在一個星際童話故事裡放進這麼殘酷的安排,是一個很有創意的發想。當然,觀眾已經太習慣原力制霸一切的劇情設計,突然看到一群沒有原力──原力在電影裡出現時都代表著不祥、而且不被同袍信任的主角,要擔起整部電影的重責,這讓《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成為系列作裡最有新鮮感的「成功嘗試」──它是至今唯一成功的外傳作品。《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甚至也開發了衍生劇,代表著這種寫實灰暗的軍事導向風格仍要繼續下去。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這群雜兵的誓死任務最終當然是成功的,證明星戰宇宙仍然需要創新、觀眾也期待創新。這片遙遠遙遠的銀河還有許多空白之處等著創作者填上,而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一樣能改變未來。戰爭電影如今早已不是市場主流,但是這個電影類型之中仍有許多精采(而且很久沒使用)的元素,星際大戰是個可以跨越時空的偉大題材,應該趁機多多使用才是。
3. 路克天行者 (Luke Skywalker)
逝世時刻:《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
兇手/死因:為了欺騙凱羅忍 (Kylo Ren),耗盡全身的原力產生投影與忍對決,最終消失在夕陽下

路克天行者。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大家死得好,再次證明角色死亡在戲劇裡的重要地位。但是當偉大的路克在《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逝世時,造成了許多全球觀眾厭惡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電影竟然殺了這位永遠的星戰男主角!因為對路克在這部電影的性格轉變等訝異因素而被激怒的許多觀眾,在這場最後的死亡劇情裡,激起了巨大的憤怒。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