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獸的部分,《大怪獸總攻擊》讓更多的人類視角處在與怪獸更為接近的位置,而讓怪獸畫面得以在各種距離中切換,而不會像過去的哥吉拉電影般,一旦進入了怪獸時段,鏡頭就單調下來。雖然《大怪獸總攻擊》無法表現出卡美拉藉由轉換空中追擊和肉搏戰而產生的絕妙節奏,但以哥吉拉這種地面步行怪獸來說,這部片也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尤其和前幾作相比的話)。
乘載二戰太平洋冤魂的終極哥吉拉,究竟「乘載」了什麼?
然而,這部電影所抱持的價值觀,我個人卻是有些批評的(或者說,就是因為它的電影品質總算有了足夠的水準,其內涵才開始有值得批評之處)。電影始終沒講清楚自己想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太平洋戰爭的犧牲者不想被遺忘」到底指的是什麼?
就算這股犧牲者的意志如電影中所推測的,同時包含了日本人、美國人和亞洲當地人好了,那「被遺忘的怨念」又是一致的嗎?或者說,這場戰爭裡被遺忘會產生怨恨的到底是什麼,這些怨念真的可以這麼方便地形成集合體嗎?電影就這樣含含糊糊地把立場相對但一樣死去的人放在一起,籠統地揉成哥吉拉並開始侵襲日本,一團含糊中日本又變成了受害者一方,最終安排由護國聖獸以「保護高於『國家』的山川土地」為名義,和現代的日本軍隊聯手擊敗了哥吉拉。
這樣的安排,彷彿它有意要觀眾注視過去,但又不好直說過去是什麼樣子。雖然電影沒有義務要繞著這個主題打轉,然而一旦開了口卻又吞吞吐吐,就會在娛樂之餘,帶來一種要說不說的不痛快感。

新山千春所飾演的本片主角立花由里,也是哥吉拉系列電影難得的女性主角。
不過整體而言,這部片依舊是哥吉拉系列裡的突出傑作,也衝出了 1999 年哥吉拉復出以來的票房新高,幾乎都快要有前作的兩倍。
可惜的是,這樣的衝擊並沒有讓東寶產生什麼根本的改變──《大怪獸總攻擊》之後的哥吉拉電影又回歸原本的製作模式,還又交棒回東寶體系內的前作導演,用他原本的調調拍出原本水準的作品。曇花一現的高潮過後,哥吉拉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直到結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