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丑》獲得各大影展好評、連票房預測公司都看好它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它會是一部像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那樣「通俗」的電影,那麼令人無條件便愛上。是的,通俗,與《小丑》相比,《黑暗騎士》更通俗一點,至少它有需要觀眾動動腦子的複雜劇情,讓你在電影院裡可以當偵探不會無聊。但是《小丑》沒有複雜的劇情,沒有燒腦的計謀,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菲尼克斯飾演的亞瑟一步步走向命定的黑暗一天。它甚至更像《火線追緝令》(Se7en) 一點,菲尼克斯就像布萊德彼特一樣,被性格綑綁,一步步走向史貝西安排的終點。但是《小丑》裡也沒有凱文史貝西 (Kevin Spacey) 令你瞠目結舌的邪惡計謀,那麼,是誰操縱了亞瑟?
是這座城市。
一座城市能有多少罪?《小丑》鉅細靡遺地描寫城市生活中的惡意
這是《致命玩笑》與《火線追緝令》隱而不言的黑暗,畢竟,這些作品的重點不在此處。但《小丑》的意圖明顯,它在描寫一座城市的邪惡,用盡量真實的手法來描寫一座城市的人事物。在《小丑》裡沒有什麼「電影歸電影」的屁話,電影描寫生活,意即必須反映現實。
《小丑》鉅細靡遺地描寫存在於城市生活中的惡意,小自人們之間的互相霸凌、壓榨、利用、欺騙、隱瞞、虐待、親情失職、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與汙名化等等,乃至城市層級的貧富不均、治安不佳、財政問題等等,全放進這部許多人認為這部理應只是「漫畫改編」的無害電影裡。這麼說吧,《火線追緝令》只不過描寫了人性七宗罪,《小丑》的前一個小時,盡力告訴你一座城市能有多少罪。

《火線追緝令》
《小丑》如此黑暗,自然不會受到所有觀眾的認同。除此之外,具有煽動性的劇情,無時無刻不令人將電影與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進行連結;如果你聯想地愈多,自然會得到一場坐立難安的兩小時戲院體驗。
某位大師開示過,恐懼導致憤怒、憤怒導致仇恨。而是什麼製造了恐懼?在我們這個沒有超級英雄與超級反派的真實世界裡,是大環境、是來自身邊人有意或無意的惡意。大師說,仇恨最終會製造苦難,而《小丑》的終局製造了比城市還大的苦難,讓聖人大盜一同淪落。《海角七號》裡那句「我操你媽的台北!」也許不只是句氣話;在《小丑》裡,它是一句冷靜的蓋棺論定,多黑暗,黑暗得多真實。
電影資訊
小丑 Joker
- 上映日期
- 2019/10/03

導演
劇情
繼傑克尼克遜、希斯萊傑與傑瑞德雷托之後,瓦昆菲尼克斯成為在大銀幕上第四位接下「小丑」這個角色的演員。陶德菲利普斯與瓦昆菲尼克斯兩人聯手,深刻地探索了社會邊緣人亞瑟佛萊克的性格,瓦昆菲尼克斯說:「這不只是一場寫實的角色研究,也將會是一部深入人性的警世預言。」 瓦昆菲尼克斯所飾演的亞瑟佛萊克,原是一個想要為世界帶來快樂的人,白天他受雇扮成小丑在各地表演,晚上他在俱樂部裡表演脫口秀,但不論如何賣力地工作,他不僅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甚至換來霸凌、冷漠與不公平的對待,他每天拖著疲憊的步伐走在高譚市破敗的街道,穿著厚重的小丑鞋,走上長長的樓梯回家,導演形容:「他像是把全世界對他的不公平都揹到了身上,他一再地隱忍,只因為他相信母親的一句話:他能為世界帶來『快樂』。」
- IMDB
- 8.7
- Rotten Tomatoes
-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