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外太空題材的電影在好萊塢一直以來都相當熱門,在過去短短六年之內,觀眾們看到《登月先鋒》(First Man)、《絕地救援》(The Martian)、《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以及《地心引力》(Gravity) 等,而這類電影也往往都是奧斯卡技術獎項的常客。
而近日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的《星際救援》(Ad Astra) ,同樣也是以外太空作為題材,由《浮世傷痕》(The Immigrant) 導演詹姆士葛雷 (James Gray) 與「不老男神」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合作,目前從外媒評價來看,由於先前相似題材過多,導致劇情有點落入俗套,不過驚人壯闊的視覺特效仍值得讚賞,且布萊德彼特的演技也備受肯定。
《星際救援》講述由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太空人 Roy McBride ,試圖尋找 20 年前一場海王星探險任務中失蹤的父親(湯米李瓊斯 (Tommy Lee Jones) 飾演)。故事情節將著重於 Roy McBride 的內心掙扎以及他與父親間的感情聯繫。

部分影評認為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新作《星際救援》與柯波拉經典電影《現代啟示錄》有雷同之處。
致敬不斷 深入探討父子情
IndieWire 的 David Ehrlich:
「本片有著簡約卻如同神話般的故事,在電影視野不斷擴張的同時,深入的焦點也逐漸清晰。雖然是單線劇情卻完全不會感到冗長,也有著如同月球版《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 Fury Road) 的追逐場面,帶有懸疑感的宇宙場景也充滿著出乎意料的驚喜(注意廢棄太空船中的爪痕)。《星際救援》是到目前為止最引人深思、沉靜,也是最棒之一的電影,還意外地帶有偏樂觀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s) 風格。」
好萊塢報導的 Sheri Linden:
「電影劇情結構穩健,且《星際救援》中兒子與父親間的關係,如同《黑暗之心》中馬洛 (Marlow) 與庫爾茲 (Kurtz) 般,在電影裡的呈現也令人感到享受。然而或許是因為電影類型的關係,常令人感到熟悉,一下讓人聯想至《地心引力》,一下又致敬《2001 太空漫遊》,不過也多虧導演得小心處理,才讓片子不至於深陷完全地致敬。」
Vanity Fair 的 Richard Lawson
「詹姆士葛雷的上部作品《失落之城》是一部令人眼花撩亂又哀傷的探險故事,同時也帶著藝術性。但在《星際救援》中,葛雷證明了自己有能力處理更龐大的故事,當然,電影的美學風格會令人聯想到許多相似的外太空探索電影,但葛雷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風格與想法。葛雷如同片中的角色 Roy 一樣正在宇宙中探索那個內心的來源。」
The Telegraph 的 Robbie Collin:
「這部電影就如同其他詹姆士葛雷的經典作品一樣,難以察覺的漩渦慢慢建構成一個存在感強烈的巨大痛苦。而這一切責任都落到了布萊德彼特的肩膀上,這與他在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的《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中慵懶自若的演出截然不同,他在電影裡的演出內斂又富有情感。他真的是一位電影巨星,能夠在不同的畫布上盡情發揮演技。」
The Wrap 的 Candice Frederick:
「道格拉斯艾伯爾 (Douglas Aibel) 的選角非常傑出,湯米李瓊斯也帶來近年來最優秀的演出之一,他所飾演的角色徹底與現實脫節,甚至將一個神祕的深淵視為自己的家。同時展現出了無情、憂鬱與駭人的一面。」
相似題材電影眾多 劇情落入俗套
Variety 的 Owen Gleiberman:
「在《星際救援》可以看到《現代啟示錄》的影子不斷出現在電影的每一幕畫面,《現代啟示錄》上映至今,我們仍會不時討論,但《星際救援》我則不太確定一個月後是否有人會在乎。不過這部電影仍充滿了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元素,並巧妙融合至科幻風格的宇宙裡。我希望詹姆士葛雷身為一名導演,能繼續探索未知的領域,因為即便是導演最忠實的粉絲,也很難對這部驚人特效卻只剩俗套的電影感到興奮。」
Screen Daily 的 Tim Grierson
「就如同葛雷的上一部電影《失落之城》(The Lost City Of Z) 一樣,《星際救援》表面上聽起來像一部傳統的冒險故事,但事實上是一段極其複雜、精雕細琢的內心探索,講述了一位孤獨男子與心魔拉扯的故事。當然,這段故事也會令人聯想到《黑暗之心》的設定,而 Roy 低沉的吶喊也常讓本片淪為煽情,麗芙泰勒 (Liv Tyler) 也成了一位老套的角色,不過這部電影仍有好好地探索父子主題。」
翻譯:凱拉特/編校:神搜企編中心
資料來源:EW
電影資訊
星際救援 Ad Astra
- 上映日期
-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