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 9 月,改編自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經典恐怖同名小說的《牠》(It),在票房上製造大驚奇,往年北美 9 月份都屬淡季,加上當時有艾瑪颶風即將登陸佛羅里達州的威脅,使得《牠》上映前並不被看好會開出佳績,但最終在全球狂掃了 7 億美金,並在當時刷新一堆票房紀錄,如北美影史 9 月份開票冠軍;北美影史秋季檔期開票冠軍。票房驚人的結果,就是篤定會有續集產生。
霸凌事件取自真實故事 一線影星、名導助陣演出
2019年,恐怖片名導安迪馬希提 (Andy Muschietti) 續執導筒,《牠:第二章》(It: Chapter Two) 卡司除了第一集的原班人馬之外,更找來詹姆斯麥艾維 (James McAvoy)、潔西卡雀絲坦 (Jessica Chastain) 等一線明星助陣,聲量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也成為今年秋季大家最期待的電影之一。但對於改編小說的電影而言,該如何將書中經典的文字影像化,且不辜負書迷和影迷,就成了改編的難題與關鍵,日前導演安迪馬希提接受外媒娛樂週刊 (Entertainment Weekly) 的專訪就有提到在第二集中是如何影像化這些經典的犯罪時刻。
在史蒂芬金 1986 年出版的小說,很容易看出作者如何正面處理種族和同性戀等敏感議題,在小說中,安卓亞梅隆 (Adrian Mellon) 是一名年輕的同性戀男子(電影則是由公開出櫃的名導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 飾演),某天,梅隆在一個節慶被一群年輕人攻擊,而後從一座橋上扔到水裡,之後便被小丑潘尼懷斯 (Pennywise) 殺死,成為了潘尼懷斯甦醒後的第一個受害者,進而促使魯蛇們回到德瑞鎮。
然而,這樣充滿仇恨的犯罪現場在 1990 年的電視迷你劇的改編中完全被刻意忽略,對此導演安迪馬希提表示:
「這是電視,他們沒有可能製作 R 級的任何東西,但是,如果媒介換作是電影,在我對電影的看法中,那位受害的同性戀者總是在我腦海中,這件事非常深刻且深深影響我,對我來說,沒有選擇。」
其實,導演在這邊加入了查利霍華德 (Charlie Howard) 的真實故事,查理霍華德是一名同性戀男子, 1984 年時被一群青少年在緬因州的家鄉殺害,這同時也是史蒂芬金在撰寫《牠》所參考的事蹟,也是真正對史蒂芬金造成深刻影響的事情之一。所以,安迪馬希提決定把拍出來。導演更進一步表示:
「當然,這些名字都有所改變,但毆打的過程幾乎完全就像是書中所描述的那樣,而霍華德是死於三英尺深的在運河中。」
到這裡,影迷應該能發現,梅隆的角色原型是取材自真實人物霍華德
「霍華德有哮喘,所以讓一切變得更糟,我在電影中也設定的梅隆有哮喘。對我而言,這始終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我的朋友多藍絕對是首選,當這個想法發生時,我第一個就是打給多藍。多藍就回應我說,好,讓我們來做吧。」
導演繼續補充了這段故事。
《牠:第二章》描述了魯蛇俱樂部成員們長大並陸續搬離了德瑞鎮,直到他們被一通電話召回德瑞鎮,赫然發現小丑潘尼懷斯並沒有被消滅,牠在 27 年後又回來了,正如同這個小鎮的歷史,每 27 年邪惡力量就會再度甦醒,於是這群魯蛇又一同勇敢面對小丑潘尼懷斯。《牠:第二章》將於 9 月 5 日盛大上映。
電影資訊
牠:第二章 It: Chapter Two
- 上映日期
- 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