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子看到有篇關於《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十二人の死にたい子どもたち)的文章,標題文字提到:「絕對不可能猜到凶手是誰!」我一邊盡量不要笑出聲來,一邊大力點頭表示認同。你真的不可能猜到「凶手」是誰,這一切全拜它的神展開所賜,讓我看完後成為第十四個想死的少年。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懸疑感十足。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沖方丁的同名懸疑小說,由橋本環奈、新田真劍佑、杉咲花、高杉真宙等多位人氣新星出演。正值青春年華,本該是最適合大玩人生的十二名少年少女們,齊聚在廢棄醫院中準備完成彼此共同的目的──自殺,然而早眾人一步在會場等待的卻是一具尚有餘溫的屍體。神祕的第十三人是誰?是自殺還是他殺?十二名孩子們能逃過死劫嗎?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預告搶足戲,正片不給力
先不談正片,就預告片來說會給它打滿分 10 分中的 9 分吧。少年集體自殺的爭議性話題、對著鏡頭毫無眷戀地說出:「我想死」的毛骨悚然、中途殺出不明第十三人的屍體、渴望自殺的人們燃起「不想被殺」的求救,懸疑、衝擊的預告片極具張力,要我不小心手一滑打出 10 分也是可以的,但是為了向它高超的詐騙手法致敬,這一分我必須得收回來。

廢棄醫院成為舉行自殺儀式的會場。
切記,無論你在預告片看到什麼,不管你在海報上感受到多大的吸引力,真相很多種,而《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可能是會和預期落差的那種。
題材反應日本社會,各種煩惱創下自殺率新高
日本的壓抑程度我想排在世界級也是不為過,更別說大家看過這麼多日本影劇和動漫,日本高中生不是被聚在一起互相殘殺──像是《大逃殺》、《人狼遊戲》啦,就是被欺負到人生絕望──例如《所羅門的偽證》、日劇《三年 A 班》之類的,根本是一群導演超愛虐的社會族群。
雖然這些劇情都很誇張,然而根據調查,日本的青少年確實壓力滿滿,自殺率竟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創下 30 年來的新高。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各自懷有形形色色的自殺動機,有人為了贖罪、有人為了解脫;有人為了向世界報復,也有人因為長了疱疹不想留疤而走上絕路……嗯?
「我的病跟你的病一樣不是嗎?」
長了疱疹的少女對得到絕症的少年這樣說。
「……對,沒什麼不一樣的。」
少年笑了笑回答。

謎之第十三人是誰?
電影資訊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 12 Suicidal Teens
- 上映日期
-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