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3 月 1 日終於在日本上映了。對導演──我們敬愛的肥肥宅 吉勒摩戴托羅 (Guillermo del Toro)來說,這當然是件跟奧斯卡入圍 13 項一樣重要的大事。對任何一位宅宅來說,回到日本不就像回到祖國一樣嗎?而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之後,《水底情深》在日本上映,就如同衣錦還鄉一般。因此,這部電影,就連在日本上映的規格與回響也大不相同,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有趣的相異之處。
在同人文化興盛的日本,為行銷這部宅宅拍的電影,所舉辦的活動就很特別:舉辦粉絲美術(Fanart)設計大賽!只要你為這部電影裡的角色,畫出他們的畫像就可以投稿,第一名還可以獲得戴托羅本人準備的神秘禮物。而為了拋磚引玉,片商先請來大師示範,請到的是天野喜孝:好的,如果你不認識他或現在沒有尖叫,這代表你實在不太宅。
為電玩《 Final Fantasy 》系列、以及小說《吸血鬼獵人D》等等作品進行美術設計的天野喜孝,是一位橫跨電玩、舞台美術與服裝設計不同領域的美術大師。《水底情深》能請到天野喜孝執筆,當中自然有著特殊的情感連結。天野大師是這樣說的:
「(這部電影)太精采了,我對美國 60、70 年代情有獨鍾,這真是一部我非常喜愛的電影。電影裡主角房間裡,那種上方弧形的窗子設計,讓我想起了過去曾在美國居住過的日子。」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想像力也慢慢地隨之擴張。幻想著電影裡的『祂』回到原本居住的場所時,會是什麼樣子。我想像著住在水中神殿的『祂』,披著特別的水形披風的模樣。我想,『祂』就是那個樣子,因此我將這個想法給畫了下來。」
「我想當你們觀賞這部電影之前,與之後,看到這幅畫的印象一定會非常地不一樣。」
可以看得出來,大師非常地喜歡《水底情深》,這樣想的大師可不只天野喜孝,其中還包含了這一位,近年來積極與海外宅宅們接觸合作的電玩製作人,小島秀夫。
小島秀夫以製作《潛龍諜影》等暢銷電玩遊戲系列名聞全球,有些粉絲可能會抱怨他的作品裡,總是東拉西扯太多議題塞進一部作品裡,就如同《潛龍諜影》一般,看起來好像只是一部描述特種部隊執行潛行任務的遊戲,但事實上裏頭討論了軍人創傷後症候群、國家主義與個人理念的分歧、民族主義的變化、代理戰爭與私人武力集團的崛起、甚至是生物遺傳的影響力與意識永存的可能性等等。這麼滿滿的內容是否能讓所有玩家吸收了解、或是讓他們急急按下 Skip 鈕跳過劇情,是另一回事。但這其實證明了小島秀夫,不但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雜學專家,他更是一位對有興趣題材充滿極大熱情的狂熱者。
他對《水底情深》的感想,我們也能看到這種炙熱的狂熱。
他發表在網路上的感想──這根本不能算是「感想」,而到達了「論文」的地步。這篇超過 7,000 多字的論文,不但傳達他對這部電影有多喜愛,還站在了專業製作人的角度,分析戴托羅如何在製作一部主流電影時,大膽地捨棄安全牌,而拍攝一個不完美的女主角、與一個不會變成王子的野獸之間的「美女與野獸」故事;簡述戴托羅所堅持的藝術觀,在這個創作環境越來越被限制的主流電影界,是如何掙扎出一條血路,而到達今日的榮耀。這可不是一篇單純的電影劇情心得,這是一篇來自獨立創作者心聲的戰友應援。
小島與戴托羅意氣相投,不只是因為他們曾經準備合作一款恐怖遊戲(《P.T.》,最終被迫中止合作),而是因為他們的確是同一種人。他們都有自己所堅持的理念,而且都掙扎著、想盡辦法地、在一個巨大的體制裡發出自己的聲音:小島秀夫最終離開了讓他功成名就的科樂美遊戲公司(KONAMI)、戴托羅吞下了許多美好製片計畫被主流片商打回票的遺憾(《瘋狂山脈》、被踢出《哈比人》的導演位子),但是他們仍然咬著牙關,試著走自己的路。
這樣充滿熱情直至瘋狂的神經病,你可以想到另一個香港的例子:徐克,他在八零年代,有著許許多多超越時代與市場水準的瘋狂點子(鋼鐵人?徐克在他第一部「武俠」電影裡就設計過鋼鐵人了),但到了現在,徐克已經變成一個向主流市場靠攏的「高票房導演」,2011 年後徐克的每部電影票房都超過 5 億人民幣,但你卻很難再從這些電影裡,找到徐克的影子。
吉勒摩戴托羅 最大的心願
《水底情深》在日本上映了,希望它能在這個導演最熱愛的國家,也能受到觀眾的認同與喜愛。這是戴托羅最大的心願,他希望用這部電影,回報曾經用怪獸、巨大機器人與科幻作品拯救他於孤獨之中的國家,讓日本看看宅宅文化養大的孩子,現在如何把一個充滿非主流概念的故事,講到讓全世界都稱讚。
延伸閱讀:
▪即將上映的《一級玩家》電影海報,擺明了來挑戰你的宅度極限
▪ 《牛仔忍者維京人》把牛仔、忍者與維京人塞進一個殺手身體裡,有沒有搞頭?
▪《黑豹》結束之後,漫威宇宙發生了什麼改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