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霓裳魅影》:有些病態又令人著迷的愛情故事

 

距上次用《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 2007) 讓 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路易斯)拿下生涯第二座奧斯卡影帝後, Paul Thomas Anderson(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十年後再度與這位百變影帝合作的《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自是格外令人期待。劇情描述1950年代倫敦一位知名裁縫師 Reynolds Woodcock (伍德考克,Daniel Day-Lewis 飾) ,與他的姊姊 Cyril (Lesley Manville 飾) 身處英國時尚的中心,以獨特風格替皇室、明星、名媛、貴婦和社交名流著裝。Woodcock 的生命中有許多女人來來去去,給予這位抱定獨身主義的單身漢源源不絕的靈感與陪伴,直到他結識一名年輕堅強的女子 Alma (Vicky Krieps,維琪克雷普 飾) ,她很快的成為他不變的繆思與情人。他發現以往一板一眼、精心編織的生活因為愛情而陷入混亂。

Mandatory Credit: Photo by Marion Curtis/StarPix/REX/Shutterstock (9277075de)
Vicky Krieps, Paul Thomas Anderson (Director), Daniel Day Lewis, Lesley Manville
New York Premiere of Focus Features ‘Phantom Thread’, USA – 11 Dec 2017

影片風光入圍了第90屆奧斯卡5項大獎,Daniel Day-Lewis 能否拿下第四座奧斯卡影帝,更是令人矚目的焦點。先不論這位英國演員可否寫下新猷,他為戲付出的努力和展現出來的成果,卻是有目共睹的。眾所皆知,他是位力行「方法演技」的演員,拍「以父之名」時曾讓自己住在牢裡好幾個月,拍「大地英豪」時習得野外求生的技能,拍「敢愛敢鬥」時亦受了縝密紮實的拳擊訓練,到了本片霓裳魅影,他更向紐約市芭蕾舞團服裝總監馬克哈佩爾學習縫紉技巧,無論是基本的縫紉剪裁,甚或更複雜的打摺和測量技巧;到了訓練期的尾聲,他已經可以仿作出一套精美的瓦倫西亞加西裝。

雖然演員詮釋的是角色,但 Daniel Day-Lewis 從未把自己當成角色,「人戲一體」才是讓他入戲,同時觀者也信服的訣竅。為戲所做的功課,除了讓我們看到他有個「裁縫師」的外觀以外,Paul Thomas Anderson 更往內鑿深,鏤刻出一個人的形貌:Woodcock 精於縫紉,卻寡於溝通,他對 Alma 理當有愛,可是表現來的,卻好像沒有「非妳不可」。

習見的愛情故事,可能有著浪漫曲折的劇情引人入勝,或是炮製悲劇來印證這段愛情的淒美,但風格獨具的 Paul Thomas Anderson 當然不甘流俗,他刻劃的,是這對情侶的日常,有點鬼打牆的日常:Woodcock 想要專心「無雜音」的工作,可 Alma 認為吃東西發出聲音很正常,何需小題大作,Cyril 告訴過 Alma 不要給 Woodcock 他不喜歡的驚喜,可 Alma 不聽勸執意要做一頓浪漫燭光晚餐,終於引爆兩人積壓已久的怒氣:Alma 感覺丈夫似乎不在自己身邊,Woodcock 卻認為這是啥鬼話:「我曾來沒有離開過。」

戀人間的相處究竟要有多少空間,要給對方對久的陪伴時間才算「稱職」,恆常是個難解的習題,霓裳魅影的背景設定在1950年代的倫敦,但其實片中反映的情感課題,無論置放在任何時空都成立。Woodcock 雖給人自私寡情之感,Alma 也有略帶白目的既視感,但或許這就是戀人獨有的相處模式,有時覺得妳煩,有時覺得你不通情理,可是當Woodcock 生病後,不離不棄的 Alma 讓他確信一輩子能夠依傍的真愛別無他人,而當 Alma 深夜去大街上跳舞狂歡時,原本說要工作獨自在家的 Woodcock 終究耐不住心慌,飛奔到街上一把將 Alma 的手抓將起來,還有比這更能說明兩人深深相愛的場景嗎?

片中正是藉由這些瑣碎的日常,去建構他們的戀人絮語。不亂流洩的鋼琴聲加深了這份感情的迷濛深邃,兩人越至後段越懂得取得平衡點的感情遞嬗看來病態(毒菇餵養論),可你又不能否認這就是愛情。入圍奧斯卡女配角的Cyril (Lesley Manville) 成功地扮演了 Alma 和 Woodcock 兩人中間的橋梁,一面告知 Alma 不要「偏向虎山行」,一面告訴弟弟不要辜負別人的情感,不慍不火的演技為故事取得了一個有力的平衡點,而飾演 Alma 的德國女演員 Vicky Krieps 在面對戲精 Daniel Day-Lewis 強力扣殺下沒有敗下陣來,展現了旗鼓相當的對壘能力,更大大提高了《霓裳魅影精彩好看的程度。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