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豹》(Black Panther),漫威電影宇宙的最新作品,講述一個神祕王國的新國王如何穩固他剛到手不久的王位、以及順手拯救全世界。再剩下不到兩個禮拜就要上映,它已經在上映前先證明它有能力稱王:在開賣的24小時內,《黑豹》比所有漫威電影都賣出了更多的電影預售票,甚至超過了《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而這幾天,首波媒體試映已經結束,《黑豹》獲得了絕大多數的好評。不禁令人好奇,《黑豹》會不會成為漫威世界至今最成功的電影呢?
漫威影業的宣傳策略,已經變成好萊塢的今日圭臬,他們改變了「保密到家」這一條老做法。當然,超級大片的製作過程仍然需要保密,但他們不再對媒體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某些電影甚至不在上映前舉辦媒體試映,為了避免不肖媒體曝光他們電影中的巨大謎底。舉個例子,去年慘賠的《銀翼殺手2049》正是其中一部,而連電影公司本身,事後都把這件事當作電影不賣座的一個失敗理由。
但漫威不同,他們是真正會記取教訓的人,他們了解到如今24小時不停運作的網路媒體,才是真正行銷市場上的主流力量,如果你能在上映前讓這些社群大聲公先看過你的成品,則無疑地得到了一群免費的自動行銷大軍。從這次兩週前的媒體試映看來,《黑豹》的策略又再一次成功了:我們等等會列出一長串歌功頌德瓦干達新國王的推特,有人甚至已經直接浮誇地稱呼《黑豹》,勢必會獲得口碑與票房的全面勝利。
帝恰拉(T’Challa)在《美國隊長3: 英雄內戰》裡首度出現,他是瓦干達這個神秘小國的王子,這個被世人認為是第三世界未開發國家的瓦干達,其實是世所僅存生產汎合金礦的重要國家,但為了保護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瓦干達在當地長年濃霧縈繞的氣候以及主政者的刻意偽裝下隱藏了真相。如今,帝恰拉已經是身穿汎合金裝甲(簡單來說他刀槍不入)的「黑豹」,而他不只是漫威世界首位非洲黑人英雄,他還有著號稱漫威電影宇宙最聰明的科學家妹妹舒莉(Shuri),以及一群死命護衛他的禁衛軍團:她們不但致命、死忠,而且全部都是女性。
這是為什麼《黑豹》是否真能獲得口碑與票房勝利最有趣的原因,因為《黑豹》是一個幾乎集合了所有違背好萊塢優良傳統賣座公式的超級英雄。首先,他是個黑人、他的最佳助手包括了母親姊妹與娘子軍、整個故事發生在仍有濃厚非洲文化傳統的國家。也就是說,黑人議題、女性主義與第三世界題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脈絡。先別提台灣觀眾對一部角色大多數都是黑人的電影的喜好度有多低,《黑豹》在如今種族議題引起爭議的美國,更顯得政治味濃厚。想想今年正是黑人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遇刺50周年、英國諾丁丘種族暴動60周年、英國年滿21歲女性得有投票權的90周年紀念,這部電影很難不讓人遐想到那些嚴肅的社會問題。
但《黑豹》這本漫畫,由史丹李與傑克柯比(Jack Kirby)在70年代創作時,就已經計畫要導入這些現實紛爭的元素(他們沒算到的是這些問題如今依然存在)。與那個年代的黑人剝削電影裡小打小鬧的主角不同,帝恰拉打擊種族歧視的敵人、邪惡的政客與剝削黑人經濟面的有錢商人,黑豹還曾經反抗過白人至上的三K黨,這些行為都讓黑豹在40多年的漫畫歷史裡與眾不同。什麼「娛樂歸娛樂、政治歸政治」,那不過是犬儒主義逃避現實的理由。
黑人超英雄主角在電影界的成功,得追朔到1998年的《刀鋒戰士》(Blade),那已經是20年前的往事了。而前幾天《黑豹》試映後的各界好評,似乎讓人有了這股黑潮再度來襲的錯覺。
「我太愛《黑豹》了,遊歷瓦干達是一次驚人的體驗,艾瑞克齊爾蒙格(片中大壞蛋)無疑地是漫威最棒的壞蛋,這部電影具備了樂趣與故事性,等不及要二刷了!」
So much love for Black Panther. The exploration of Wakanda is phenomenal, Erik Killmonger is unquestionably one of Marvel's best villains, and manages to be both fun and dramatic. Can't wait to see it again! pic.twitter.com/46fRrYKuul
— Eric Eisenberg (@eeisenberg) January 30, 2018
「《黑豹》有種提出一個問題:『如果007電影與《獅子王》合體會變成什麼樣子?』而且他媽地,他們真的成功了。」
#BlackPanther dares to ask “what if a James Bond Movie was also The Lion King” and god dammit it works more often than it doesn’t.
— Conner Schwerdtfeger (@ConnerWS) January 30, 2018
「《黑豹》就像是一部漫威電影,但比那更好。動作場面想當然耳地很糟,但這是第一部把身分、歷史與音樂因素處理得很有sense的漫威電影,瓦干達栩栩如生,所有演員都很棒,但特別是女演員們(還有戰鬥犀牛)才是大亮點──戴娜葛里拉!」
BLACK PANTHER is like a Marvel movie, but better. the action is predictably awful, but this is the first MCU film that has an actual sense of identity & history & musicality. Wakanda is alive. whole cast is great but the women (and the war rhinos) steal the show — Danai Gurira!
— david ehrlich (@davidehrlich) January 30, 2018
(戴娜葛里拉最為人熟知的演出來自《陰屍路》的「刀女」,在《黑豹》裡她飾演國王禁衛軍的一員,你可以看看這段影片見識她有多狠。)
「如果你想去看《黑豹》,給你一個建議:不要再看那些釋出的電影片段了。你應該知道的已經夠多了,我剛跟老公看了一個片段,很慶幸我們在看《黑豹》之前沒看過它。我知道這件事很困難,但這很值得,等著進戲院迎接驚喜吧。」
As someone who has seen #BlackPanther, a word of advice: STOP watching new footage. You have enough. I watched a new clip with hubby I'm glad I hadn't seen before the film. I KNOW it's hard. But it will be worth it. Be surprised. pic.twitter.com/8gc4KJAZOA
— Tananarive Due (@TananariveDue) February 2, 2018
如果《黑豹》真的獲得了成功,不但是漫威最喜聞樂見的一件事,更代表著更多非白人英雄與更多強悍女性角色的更多可能性,一部電影可能很難改變人們對種族歧視的想法,但它有可能在我們的下一代──那些未來主人公──心裡埋下種子,也許當他們看到這位黑人國王在銀幕上如豹一般懲兇除惡,能讓他們更加肯定自己的膚色,肯定自己的出身,而讓他們將未來的世界,改造成與史丹與傑克在40年前夢想的理想世界一般。
《黑豹》將在2月13日於台灣春節檔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