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許會為《驚心動魄》(Unbreakable) 當年在票房與口碑上的不盡人意,為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打抱不平──「明明超好看的呀!我超喜歡的呀!」──但是沙馬蘭在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後,卻已經對《驚心動魄》所謂的「超越時代」、「重新評價」評論不太在意了。相反地,如果沒有這些過程,《異裂》(Glass) 很有可能不會誕生,它也不會變成沙馬蘭近 20 年創作中,最複雜也是最困難的作品。
「如果當年《驚心動魄》票房賣了 5 億美金,」
沙馬蘭有點感嘆地說,
「那麼觀眾們一定會高喊:『快給我下一部電影!』」事實上,我們還真的非要等待 19 年不可,說來不可思議,但一切就像伊萊亞說的,冥冥之中有某種牢不可破的道理存在。
90 年代漫畫電影,想要成功並不簡單
《驚心動魄》是一部漫畫電影、《驚心動魄》也是一部驚悚電影。但是在 2000 年,這個世界還沒有準備好擁抱漫畫電影。我們介紹過 90 年代的蝙蝠俠電影獲得了兩次成功,《蝙蝠俠》(Batman) 成功了一次、《蝙蝠俠 3》(Batman Forever) 又成功了一次。我們也談過《刀鋒戰士》(Blade),它是一次意外的勝利。但是這三次漫畫電影罕見的成功,並無法為冰封 10 年的 90 年代超英雄們,帶來任何有效的心肺復甦。
【專題】《蝙蝠俠 4:急凍人》(六):聽聽他們如何為「史上最爛蝙蝠俠」道歉?

觀眾不喜歡預算高達 4 千萬的《閃靈悍將》
慘敗的漫畫電影更多、品質更差卻有更多大牌演員的漫畫電影更多,「漫畫改編電影」這幾個字已經徹底讓 90 年代的觀眾們倒盡胃口。不提別的,連漫威漫畫甚至都自身難保了,DC 漫畫還得弄死超人才能迎來一波漫畫銷售潮:在這條搖搖欲沉的鐵達尼號上,沒人覺得開船出航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而這當然也影響了迪士尼影業的決策,所以問題來了,在漫畫商自顧不暇、觀眾沒有興趣、連帶電影片商也欲振乏力的狀況下,拍攝一部漫畫電影──更重要的,是一部非一般漫畫電影,而不是至少孩子們會喜歡的賣玩具電影──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困難的事。

1995 年混合漫畫英雄與恐怖類型的《魔俠震天雷2:狂魔再現》(Darkman II: The Return of Durant) 直接發了 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