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種人格底下的《分裂》(三):了結 17 年前的遺怨

《驚心動魄》(Unbreakable真的讓導演奈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驚心動魄了好幾年:電影公司不想把這部滿是超級英雄漫畫哏的電影,以一部超級英雄漫畫電影宣傳;觀眾們高喊著看不懂、不好看、跟《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相比一點都不嚇人。

當時還不到 30 歲的沙馬蘭真的是嚇到了,原本就已經很沒自信的神童,不想成為好萊塢小時了了的最好證明。他所能做的,就是把大衛、伊萊亞與凱文的故事放到心底最深處,當作自己的小秘密。

度過「驚心動魄」的 17 年後,終於以《分裂》再續這個系列旅程的奈沙馬蘭導演。

奈沙馬蘭。

諷刺的是,十幾年後,當年嚷著沒人會想看漫畫超級英雄電影的那間電影公司,現在卻變成了全地球最會拍漫畫超級英雄電影的公司。

「真諷刺對吧,迪士尼,現在他們全在拍這些東西(超級英雄電影)。」

沙馬蘭曾經這樣說過。但他已經沒時間怨天尤人了,放在眼前的是一個很大的機會。而更諷刺的是,並非成功,而是這麼多年來的失敗,反而似乎讓沙馬蘭心中的陰鬱一掃而空。

曾拒漫改超級英雄題材於千里之外的迪士尼,如今已是全球擁有最多超級英雄電影的人了。

他們」早已忘了《驚心動魄》。

 

*前情提要:24 種人格底下的《分裂》(二):無所畏懼的 X 教授,是東山再起的唯一機會

 

奈沙馬蘭、趁現在!

沙馬蘭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成功與肯定,而如果你要在好萊塢成功,那麼你最好拍一部不會失敗的商業大片。沙馬蘭嘗試過了,他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改編了擁有眾多鐵粉的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The Last Airbender),然後失敗了;不然就跟好萊塢天王合作吧,靠他們的明星魅力讓 《地球過後》(After Earth躺著賺錢吧,然後還是失敗了。

這兩部破億成本又有巨星的電影,讓沙馬蘭看清了事實:當你手握更多的製片成本,你就得被迫顧慮更多規則。

理論上有大筆鈔票可以運用的你更自由了,事實上卻是讓你成為電影公司與行銷的奴隸,你需要接受這些限制,才能把電影拍完。而當這樣的大片成功了,電影公司會拿走大部分的利潤,而當電影不幸失敗了──正如《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與《地球過後》一樣──那麼所有責任都在你頭上,電影公司三個月後還是會繼續推出新電影,但你辛苦培養的名聲可能毀於一旦。

奈沙馬蘭與他執導的《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電影主角們合影。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於是直到沙馬蘭與傑森布倫 (Jason Blum的合作,他才第一次感受到創作的自由性。《造訪》(The Visit的成本是 500 萬美金、《分裂》(Split的成本多了一點,900 萬美金,但這樣的低成本換得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

祖母想把小孩推進烤爐裡煮熟的劇情,是不可能通過主流好萊塢片商的自我審查標準的。但這對布倫屋製片公司來說,不是問題,你想拍、你敢拍,傑森布倫就幫你發行。布倫屋與環球影業簽訂了長期合作合約,布倫屋大部分的電影都能透過這條合約向全世界發行電影;但即便某些電影無法通過環球影業的青睞也沒問題,布倫還可以把你的電影賣給網飛 (Netflix等其他隨選影音平台,那裡有更大的尺度與更多成人觀眾。而他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他的導演們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

於是沙馬蘭決定了,他決定讓《分裂》實現 17 年前的遺憾

但現在的他已經比起 17 年前更加成熟,他決定對所有人隱藏最大的驚喜,甚至連傑森布倫也被瞞在鼓裡。

左起:奈沙馬蘭、吉勒摩戴托羅、傑森布倫。

沙馬蘭(左)與布倫(右)……欸……中間是……

 

傑森布倫:我也是看完《分裂》試映才知道

當《分裂》進行初期試映時,電影最終結束在凱文決絕的眼神……

「讓『他』向全世界展示,我們有多強大。」

看來野獸出籠了,而且沒有任何凡人能阻擋他。

對傑森布倫來說,這是個美妙的恐怖電影結局:這種邪惡逃出生天的結局,會讓觀眾散場之後猶原驚魂未定。他非常滿意,而看來試映的觀眾也很滿意,他知道這部預算僅有一般好萊塢電影製作成本四分之一的電影,又會讓他與沙馬蘭獲得另一次的成功──但他不知道的是,布魯斯威利 (Bruce Willis幾週前來片場演了一段戲。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