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看了什麼?因為傻眼劇情意外爆紅的「靠片」

電影神搜

「 靠片 」是什麼意思?

電影的種類有百百種,除了讓人正襟危坐的經典藝術片,也有被稱為「邪典電影」( Cult Film ):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和推崇的電影,簡稱「 靠片 」的類型。本文介紹的幾部作品,希望能讓平常較少接觸此類作品的朋友有機會「一試成主顧」(笑),看過的朋友也請多多指教!

  《大災難家》VS.《房間》

靠片 大災難家 電影海報 邪典電影

1月19日上映的《大災難家》,詹姆斯·法蘭科榮獲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的男主角獎項,之後在1月23日公布的第90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很可惜並未出現在最佳影片和男主角的名單中,只入圍了「最佳改編劇本」獎項;本片改編自葛瑞·賽斯特羅和湯姆·比塞爾著作的2013年書籍《災難藝術家》,內容描述賽斯特羅和導演湯米·維索間的友誼,以及邪典電影《房間》背後的發展和製作。

初次執導的詹姆斯·法蘭科,和弟弟戴夫·法蘭科共同演出,無論戲裡戲外都是話題;出色的改編即使是不曾看過《房間》的觀眾,也能輕易進入背景,笑中帶淚的劇情,可以說是熱愛電影的人,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在小型放映活動有幸欣賞《房間》的筆者,終於見識到該片到底有多荒謬,和一群人共同觀賞,正是邪典電影的「醍醐味」,除了一起大笑、反應表現得更瘋狂之外(美國朋友在看這部片時,會對螢幕丟湯匙),透過兩片間的對照,也讓觀影樂趣更加豐富;若對該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找找看!

《台北物語》

靠片 台北物語 電影海報 邪典電影

去年造成一股另類風潮的《台北物語》,可說是正宗的台片「靠片」,本片的導演和編劇黃英雄是資深影評人、並且教授多年的編劇課,劇情描述一場車禍背後,各種直指人性的現象,由於無論是攝影、剪輯和台詞都令人傻眼,自從由影評人解讀成「靠片」並開始推崇之後,透過網路的推波助瀾,讓本片在京華城喜滿客戲院產生臉書打卡潮,也在去年的端午節假期,造成播映戲院場場爆滿的熱潮,並引發媒體報導;從一開始只上映三天,到最後上映了一個月之久,台北市票房累積至450萬,並於下檔半個月後重新再度上映。高話題的口碑延燒至海外,入選香港「坎坷影展」開幕片,風潮席捲香港;目前在影音平台都可找得到本片,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最後分享《台北物語》飾演小偷一角的演員張哲豪,在看完《大災難家》後的感言,真情至性令人感動,在經過對方同意後分享:

靠片 台北物語 演員 張哲豪「看完《大災難家》因為太感同身受,去廁所打開門發現我進到女廁了,趕緊跑出來,一旁的友人笑死。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民生戲院要把《台北物語》跟《大災難家》一起播了。我也在民生戲院看了《大災難家》,週一晚場,只有我跟朋友,沒有其他觀眾,等同包場。

當我看到湯米去器材行說要買器材而不是租的時候,我笑了,因為英雄導演也是直接給攝影師50萬要他直接買攝影機,因為他不想拍攝時還要顧慮還器材的時間。

當最後《房間》首映時,湯米途中離場,因為他感覺大家在嘲笑他的作品。我當時第一次參加《台北物語》影迷包場放映會時,也是因為身邊的人都在大笑而心情複雜,但後來我跟湯米一樣,我感受到他們的笑聲是真的喜歡這部作品。於是,我也決定大方的去面對這一切,到香港參展時,我甚至背了一整段粵語跟香港觀眾打招呼。

不要輕易去定義一個作品的好壞,不要輕易去否定自己,如果你是用生命去拍這部電影,那你就要感到驕傲。謝謝《台北物語》,謝謝《大災難家》,謝謝《房間》。

張哲豪感言:

看完大災難家因為太感同身受,去廁所打開門發現我進到女廁了,趕緊跑出來,一旁的友人笑死。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民生戲院要把台北物語跟大災難家一起播了。我也在民生戲院看了<大災難家>…

Posted by 廣田豪 on Monday, January 22, 2018

 

引用資料:大災難家台北物語活成一部台北物語

 

 

延伸閱讀:

【影音影評】《大災難家》完全可以列入2018年喜愛電影清單之一
焉能笑我傻?湯米.維索的圓夢之路【大災難家】
歲末年初的三部超狂電影! 《野蠻遊戲:瘋狂叢林》、《大災難家》、《抓狂美術館》

撰文:韋家豪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