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內摘要快搜 ❞
⑤ 飛輪 (Ratchet)
博派的醫官,同時也是麥可貝 (Michael Bay)《變形金剛》宇宙的原創角色之一,「飛輪」也出現在這次《大黃蜂》賽博坦星片段中,再度以那經典的紅白配色設計登場。
⑥ 鐵皮 (Ironhide)
另一位在《大黃蜂》電影片頭,賽博坦星片段客串登場的系列老將之一,就是這位「鐵皮」。他也是另一位麥可貝版《變形金剛》宇宙的原創角色,鐵皮就像飛輪一樣,我們能在《大黃蜂》電影中再度見到他以原本的經典設計與配色登場。
⑦ 飛過山 (Cliffjumper)
《大黃蜂》片中「粉碎」(Shatter) 和「反彈球」(Dropkick) 追蹤著一位名為「飛過山」的博派金剛,同時在太陽系中尋找著柯博文 (Optimus Prime) 所留下來的訊息。而除了飛過山這位經典變形金剛角色在片中以原版造型登場之外,值得注意的還有他的設計也與大黃蜂在 80 年代的卡通及漫畫系列中類似。
雖然這兩位角色並沒有任何關聯,但在過去常常被粉絲們誤認。
⑧ 追蹤者 (Seekers)
賽博坦星上的狂派勢力,最主要的成員是一群能變形成戰鬥機的飛行機器人,這群狂派特種部隊被稱為「追蹤者」,他們的領導者為「天王星」 (Starscream)。雖然這支部隊並沒有被正式定名,但我們在這次的《大黃蜂》電影中也能看見像是 「天彎」(Skywarp)、「雷公」(Thundercracker) 以及 「硫酸雨」(Acid Storm) 等角色。
⑨〈The Touch〉
本片中,大黃蜂試圖鼓勵查莉要讓她在高中朋友間留下深刻印象時,他在收音機上撥放了一首 80 年代的經典歌曲〈The Touch〉。也藉此稍微致敬了 1986 年《變形金剛》動畫電影版的主題曲。
⑩《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
如果一部 80 年代電影沒有出現大量 80 年代流行文化要素的話,根本就愧對了這個背景設定。而《大黃蜂》也不斷帶領觀眾回到約翰休斯 (John Hughes) 在 1985 年推出的經典作品:《早餐俱樂部》中,這是一部即使是過了數十年的今天,仍然值得一看的經典青少年電影。
⑪ 三重變形者
粉碎和反彈球同時擁有能變形成兩種不同模式的能力,讓他們成為《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系列中最初登場的「三重變形者」。然而,三重變形者在《變形金剛》原作系列中一直以來都是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的登場也能追溯自 80 年代。
⑫ 七號禁地
約翰希南 (John Cena) 飾演巴恩斯探員 (Agent Burns) 隸屬於「七號禁地」,一支美軍為了監視並控制重大威脅所創立的團隊。這支團隊最初登場於麥可貝的首部《變形金剛》電影。
⑬ 卡馬龍 (The Camaro)
在《大黃蜂》電影結尾,大黃蜂將他的變形模式從原本的復古金龜車改成了一台黃色的卡馬龍肌肉車,這也致敬了他在目前為止所有真人電影版中的變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