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經典科幻恐怖片《變蠅人》The Fly ( 1 ) :一切始於一場命案

人狼屋

六十年前,巴黎近郊的某座工廠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命案,死者安得烈被發現時,頭部與右臂被液壓機徹底粉碎,現場血肉模糊,以致無法辨認他生前的面貌。死者的妻子愛倫娜向警方自首後,暫時被監禁在精神療養院。

在人證物證具備的情形下,這案子理應迅速落幕,但警方仍有幾個尚未釐清的疑問,其一,兇手如何讓安得烈乖順地趴在液壓機下方?其二,兇手為何連續啟動兩次液壓機,背後是否有深仇大恨?其三,死者的頭部為何要包著一塊布?此時,愛倫娜偷偷將一個包裹交給小叔法蘭索瓦,裡頭是她的自白書

法蘭索瓦翻開第一頁的瞬間,讀者也見證了恐怖小說的新明星誕生。

怪誕恐怖《變蠅人》  原著為1957年度故事榜首

1957年,法裔英國記者兼情報員George Langelaan寫下了這個怪誕的短篇故事,它的標題「蒼蠅」(The Fly)乾淨俐落,含意卻令人一頭霧水。這起神秘謀殺案與蒼蠅的關聯,以及愛倫娜不惜犧牲一切,也要法蘭索瓦尋找一隻「白頭蒼蠅」的執念,是吸引讀者一口氣讀完整篇故事的懸疑點。而Langelaan給的答案,其震撼程度更凌駕當時人們的想像力。愛好恐怖作品的休.海夫納(Hugh Hefner)為此著迷不已,並在六月份的「花花公子」雜誌刊載這篇小說。「蒼蠅」不但高居「花花公子」的年度故事榜首,也成為Langelaan作家生涯的最高峰。

Langelaan的創作動機一直眾說紛紜,有些說法將他在納粹戰俘營的經歷,與安得烈的痛苦遭遇互相對照,也有一說認為他與神秘主義者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的交情啟發了這個故事。無論如何,從科幻或恐怖故事的觀點來看,「蒼蠅」都充滿奇想。將物體分解成原子再重組的傳輸器構想已令人驚嘆,而在突變巨蟲題材當道的五零年代,竟有人逆向思考,想像昆蟲與人體融合的模樣,著實讓人拍案叫絕。

George Langelaan

不過「蒼蠅」真正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動聲色的將科幻題材,偽裝成貌不驚人的推理故事。故事直到中後段,才讓讀者驚覺事有蹊蹺,並隨著愛倫娜目睹的恐怖情景,逐層堆疊不安的氣氛。然而,由於愛倫娜的手稿是唯一的線索,在無法確認當事人心智狀態的前提下,事件的真偽也因為她的自殺,變成永遠的懸案。

此外,作者渲染恐怖的技巧,使「蒼蠅」免於淪為滑稽的科幻鬧劇。他並沒有直接揭露安得烈與蒼蠅融合後的異變,而是先以類似蒼蠅的吸食動作,暗示思考與習性的變化。接著,他讓愛倫娜撞見露出袖口的棒狀前臂。正當讀者期待下一步將公開安得烈的蒼蠅頭部時,作者卻冷不防在此刻拋出意外的轉折。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