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傑克蓋的房子》泯滅人性的創作懺情錄(有雷)

人狼屋

《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的片名也是首著名的童謠。歌曲以貓吃老鼠為開場,接著以回溯的方式敘述一連串環環相扣的事件。每唱一輪,歌詞就會從頭重複一次,使歌曲越接越長。「傑克的房子」只是歌詞裡的故事背景,事實上,歌詞甚至沒解釋「傑克」是誰。這首童謠的真正主題,其實是歌詞不斷重複的畫面,也就是「貓吃老鼠」的暴力意象。這個典故除了呼應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暗示主角「傑克」的名字就像童謠的角色,僅是個可有可無的代稱。同樣的,在傑克列舉的五則殺人往事裡,被害人也幾乎沒有名字。這個安排讓導演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 構思的劇本染上寓言般的色彩,也讓我們不禁懷疑,這個邪惡的故事是否意有所指?如果片中慘無人道的暴力是導演創作生涯的影射,那麼「傑克蓋的房子」可說是拉斯馮提爾在 2003 年的 (偽) 紀錄片《厄夜的告白》(Dogville Confessions) 後,再次對創作理念的自我剖析。

 

※ 請注意!以下有劇情露出,請慎入 

 

【影評】《傑克蓋的房子》鄔瑪舒曼飾演劇中一角

1970 年代的某個下午,有位衣著光鮮的女子在路上攔車,希望駕駛幫她修理壞掉的千斤頂 (jack),巧的是,駕駛的名字剛好也是傑克 (Jack)。修理的過程一波三折,女子忍不住嘲諷千斤頂與傑克的無能,於是他順手拿起沒用的「傑克」砸爛女子的臉。這段殘酷的冷笑話為傑克十二年的殺人魔生涯揭開序幕。最後,在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的名曲《名聲》(Fame) 的襯托下,傑克一面進行地獄巡禮,一面對地府引路人維吉(影射《神曲》裡的詩人維吉爾)娓娓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

【影評】《傑克蓋的房子》泯滅人性的創作懺情錄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