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本海默》對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而言是許多第一次:這是他離開熟悉的華納影業後第一部電影、這是他第一部傳記類型電影、這是他第一部完全不使用電腦動畫技術的電影、也是他拍過最長的電影(3 小時)。比對其他暑假大電影喧囂震天的宣傳,這部電影始終披著神秘面紗。具備許多第一次要素的《奧本海默》究竟表現如何?這確實是一部再次呈現諾蘭巨大野心的電影,而觀眾能不能接受或體會到他的用心?你仍然只能自己去見識。

《奧本海默》。
諾蘭首度挑戰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像複雜版的《記憶拼圖》或《敦克爾克大行動》?
非線性敘事幾乎已經是諾蘭的個人印記,在《黑暗騎士》三部曲與《星際效應》之後,《敦克爾克大行動》裡我們已經看到故事被分成三個同時進行的篇章,各自有不同的時間長度(一小時、一天與一週)進行,然後在某些寓意或氣息相同的地方互相交錯,加重諾蘭想要強調的時代意義或他個人的主張(《全面啟動》裡已有過這樣嘗試)。在《奧本海默》裡,仍然看得到這樣的手法,但是,這只是諾蘭重複使用過去手法的其中一種例子。而這部電影更像是諾蘭的《記憶拼圖》,並且更複雜一點:《記憶拼圖》同時有「從頭到尾」與「從尾返頭」兩個劇情前進方向,可是,《奧本海默》可不只有兩個方向。

《奧本海默》。
電影《奧本海默》由諾蘭本人改編自傳記《奧本海默》,這套已經在台灣出版的傳記分為上下冊──總計超過千頁的大部頭傳記,必須分成兩本才不會虐待讀者手腕。當然,諾蘭不可能照本宣科,即便他的電影有三小時那麼長,也放不下整套榮獲普立茲獎殊榮的《奧本海默》。更別說,諾蘭濃厚的作者論性格,當然只會精選書中的部份段落做為題目發揮。所以,雖然兩位文筆精湛的記者與教授所撰寫的傳記,已經整理出一條穿梭奧本海默本人六十年生命的脈絡,但是,諾蘭只關心奧本海默從就學至戰後的三十年光陰,同時,他也將這條脈絡截成了好幾段。

《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是更複雜的《記憶拼圖》或《敦克爾克大行動》:奧本海默求學生涯、奧本參與曼哈頓計畫、奧本接受委員會調查、路易斯史特勞斯接受聽證會調查等等橋段,這些在奧本海默三十年人生裡的不同段落,在電影裡同時進行,電影不時在這些相異時空中跳躍,並且沒有固定的前後順序。你可能看到剛成為博士的奧本海默,頂著一頭亂髮,充滿著許多對宇宙的迷惑;下一秒鐘畫面突然跳到狹窄的會議室,頭上多了許多白髮的初老奧本海默正在面對羞辱……這樣的跳躍持續在三小時片長裡發生,而觀眾必須隨時確定他們現在身處於哪個時序,否則你會完全搞不懂這部電影在說些什麼。

《奧本海默》。
諾蘭電影《奧本海默》圍繞量子物理、原子彈與政治鬥爭,傳達奧本海默的兩面性
也許你可以根據奧本海默的髮型來判斷這是哪個時空,但是,這部電影還有許多其他元素會令你分心。這是一個描述量子物理學家如何製造原子彈,並且身陷戰後政治鬥爭困境的故事。上述這一句劇情大綱就包括了三個大題目:「量子物理」、「原子彈」與「政治鬥爭」。《奧本海默》不會手把手教學量子物理是什麼(電影裡有時它看來像是個把妹招數)、不會交待曼哈頓計畫的全貌、不會解釋麥卡錫主義與西班牙內戰是什麼、也不會解釋共產黨在這些題目裡發揮的作用。意味著,如果你對以上專有名詞通通一無所知,那麼,你雖然不至於無法完全進入這部電影,但很有可能很多時候都只能等待電影給你更明確的結論。

《奧本海默》。
這是諾蘭除了挑戰敘事形式以外的另一項野心,40~60 年代是美國史上最動盪的時期,美國從反納粹到反共,不是一夕之間的轉變,而諾蘭的鏡頭對準了身陷這種轉變裡的人物們。奧本海默本人的複雜性,有一大半來自於這種轉變中的無奈。他原本是一位擁有左翼思想的學者,但是國家急需在希特勒之前發明更大更有威力的炸彈,在一心救國與和時間賽跑的狀況下,奧本海默變成了國家極密武器計畫的總負責人──一名與共產黨友好的傢伙,竟然變成了美國軍事力量的中心人物,這是整個故事最諷刺之處,而奧本海默也因此成了某些人口中的罪人。

《奧本海默》。
共產黨、美國與蘇聯從盟友變敵人、美國國內的反共浪潮等等時代因素,是讓奧本海默人生變成悲劇的關鍵,《奧本海默》確實介紹了這些關鍵,但諾蘭並沒有時間解釋這三十年間的完整美國史,他能做的只是盡力交待奧本海默身上發生的不幸,並且用更鮮明的樣板角色來詮釋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有一個角色專門代表同事間的背叛;有一個角色是明顯的反派,象徵對於奧本海默這位物理界巨星的忌妒之情;有一個角色象徵沉默的善意,代表沉默的學界向奧本海默提供支持。這些象徵性角色,是讓觀眾不會迷失在時序錯亂之海的救命浮板。

《奧本海默》。
值得慶幸的是,諾蘭充分傳達了奧本海默的兩面性,與兩面性之中必然產生的矛盾。奧本海默確實製造了原子彈,而他同時感到強烈的罪惡感;他深愛女友,但卻也同時風流成性;《奧本海默》描寫的奧本海默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角色,這部電影並不是全面洗白這位複雜人物,而是充分展現了一個熱愛物理與美國的普通人,在那個複雜詭譎時代被迫扭曲、被剝削與壓迫後的真實面目。他想阻止的是希特勒繼續謀殺自己的人民們(猶太人),但他的殺人武器卻非用來殺死已經自殺的希特勒;他對遭到原爆的日本人民感到內疚,但他卻是協助政府選定轟炸日本地點的人士之一。身不由己的奧本海默是英雄還是惡魔?這部電影告訴你兩者皆是。

《奧本海默》。
小勞勃道尼、佛蘿倫絲普伊等演員表現精采不已,為奧本海默人生記下一筆
《奧本海默》的宣傳不會告訴你所有參演的巨星有哪些人,因為實際演出的巨星實在太多了,而每位演員都在這齣重量級的時代大戲裡表演精湛。小勞勃道尼無疑地交出了他多年來最精彩的演技成績,他飾演的是近代美國史上最有野心的政治人物,而道尼演活了這巨大野心下的脆弱與糾結。這是個邪惡的角色,但邪惡有其起源,你可能不會同情這個角色,卻可以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做,那來自於一個微小的怨恨,積累多年後形成了巨大陰謀。道尼在此真正表現出他在《卓別林與他的情人》裡的複雜演技。

《奧本海默》小勞勃道尼。
不需要再誇獎佛蘿倫絲普伊,因為她一如往常,她能在每個她出現的《奧本海默》鏡頭裡吸住觀眾眼光;艾蜜莉布朗與麥特戴蒙也都有與各自銀幕形象不同的表現。《奧本海默》大多時候都是群戲,但幾乎每個演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特色獨角戲,可以讓他們盡情發揮,並且飾演他們很少詮釋的角色。單單是欣賞這超過四十位大咖的專業表演,就有進電影院支持的資格。
奧本海默是拯救民主世界的英雄,也是為人類帶來毀滅的惡魔,但他究竟有沒有背叛美國?諾蘭大聲地在電影裡說出了他認為的答案,沒有留下曖昧空間。近年來,諾蘭在電影裡越來越明確表態自己的主張,他不像其他傳記電影導演,在處理某些歷史謎題時留下曖昧空白,美其名「讓觀眾自行判斷」。但《奧本海默》不一樣,這個人物確實很複雜神秘,但諾蘭對他的評價沒有任何模糊帶過。至今,你仍能在網路上看到「奧本海默私通蘇聯洩露核武祕密」的網友留言,而諾蘭很清楚跟他們並非站在同一邊。

《奧本海默》。
魯德溫葛瑞森頂尖配樂加持,諾蘭電影《奧本海默》更像一首流動的詩──
最後當然要提魯德溫葛瑞森的配樂,你會感覺整部電影裡似乎永遠都聽得到他的配樂,沒有一絲間斷。這讓《奧本海默》成為一首流動的詩,儘管敘事時序不斷轉變,但他的配樂就像船舵,永遠精準呈現這些不同時序所代表的相同情感。今年幾乎每部大片的配樂都表現優異,而魯德溫葛瑞森的《奧本海默》絕對是今年眾多優異作品裡的頂尖之作。

諾蘭(右)執導《奧本海默》。
諾蘭《奧本海默》電影評論心得總結:不斷挑戰自我,展現對電影藝術的強大熱情
諾蘭再也回不去了,他一次又一次挑戰自我,實現更大的野心,現在很難想像他會在回頭製作像《針鋒相對》這樣的小品電影。他挑戰過大規模的戰爭電影,現在又挑戰了一部時代傳記電影,下一部電影也許時序會更複雜、角色更多或是劇情更燒腦,這是身為一位真正電影人對電影藝術的強大熱情。很難說觀眾會不會接受這樣的《奧本海默》,但至少他勇敢挑戰過了。
電影《奧本海默》2023 年 7 月 21 日起包含 IMAX 規格戲院全台灣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