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熱帶往事》:張艾嘉的千瘡百孔,彭于晏的再次蛻變

溫仕培導演執導的《熱帶往事》,劇情描述南方炎熱的夏日夜晚,冷氣修理工人王學明(彭于晏)開車不慎撞死了一名男子,滿懷內疚的他無意間接觸到死者的妻子梁媽(張艾嘉),在終於吐露出他就是殺死梁媽老公的兇手後,梁媽卻說了:

「他不是你殺的,他身上有兩個彈孔。」

學明並未因此減少追查真相的動力,更決意投入另一個更大的漩渦。隨著警方的追查,黑道的介入,他能脫險而出,找到他要的真相嗎?

 

《熱帶往事》成功營造一股壓迫,不知道何時會炸開

《熱帶往事》以懸疑犯罪為主軸,藉著時間軸的更動,沉鬱色調的運用,和全片宛如鬼魅般的配樂,成功營造出一股壓迫感,讓觀者有種不知道何時會「炸開」的感覺,作為新人導演,溫仕培在視聽語言上的調度是成功的。

但是回到故事本身,這個故事的懸念,從王學明知道自己非兇手後的劇情發展,就越見清晰,黑吃黑的故事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看到後面不免疲軟。導演如何從王學明的視角出發,帶出他為何要接近梁姊的動機,兩人相遇後對劇情帶來的變化,就顯得格外重要。

 

兩個孤獨的心,有無可能在晦暗裡照亮彼此

《熱帶往事》電影

王學明做為自己認定的加害者,而去親近受害者家屬的劇情讓我想到李滄東導演的《綠洲》,片中頂替哥哥入獄的薛景求,出獄後意圖接近車禍受害者家屬文素利,進而衍生出兩人不為世人所認可的關係,並帶出編導意圖為社會邊緣人發聲的意圖。

《熱帶往事》沒有負載這樣的社會議題,他純粹在講兩個孤獨的心,有無可能在晦暗裡照亮彼此的可能。王學明為何來到梁姊家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出於好奇,也許是想贖罪,總之他這麼做了。他從梁姊口中發現,梁姊的孩子因為丈夫的疏忽未接電話而心臟病發死去,梁姊的丈夫在兩人吵架後,出去後就如同梁姊的氣話真的一去不回。在她的生命中,只有接踵而至的悲劇,幸福對她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事。

 

親人離世後傷痛緩緩發酵

 如果丈夫那天接了電話,如果梁姊沒跟丈夫吵架,也許悲劇不會發生,但是人生沒有如果,日子還是得過下去,荒涼的況味只能自己體會。面對丈夫死後眾人的安慰,她說自己哭不出來,學明認為她看起來毫不難過,好像早就預料到了。這句話說對一半,梁姊確實預料到自己一語成讖的殺傷力,但我們也看到她一人坐在河邊哭泣。嚎啕大哭或許是一種表達悲傷最直接有力的手法,但導演用更遠的距離,讓我們看到親人離世後傷痛緩緩發酵的真實,反而更具穿透力。

《熱帶往事》劇照

學明既是個窺視者,也是暗中保護者,在《熱帶往事》中我們除了她的女友外,看不到他的家人和朋友,本質上他是一個孤獨的人。意外的發生宛如將他帶往更孤獨的深淵,但也可能鑿穿這份孤獨,或許他就能破繭而出。學明對來梁姊家中追債者施暴的挺身而出,梁姊為她冰敷還要他留下來吃飯的舉動,讓他心頭感受到溫暖。他自承撞死梁姊老公後梁姊告知真兇非他時的反應,也異常的平和,沒有責怪他這個二度傷害者。是這樣一點一滴的互動,讓他慢慢有了不再孤獨,和想做點什麼回饋梁姊的感覺,相較於初來梁姊家中的不知為何,王學明後面的積極突圍,就顯得有跡可循了!

 

張艾嘉有條不紊地駕馭這千瘡百孔的角色

《熱帶往事》片中兩個主要演員,張艾嘉一如既往的沉穩,有條不紊地駕馭好梁姊這個心裡早已千瘡百孔的角色,表現不在話下,也連帶帶動彭于晏在片中的表演。除了讀本,減重,慢跑到脫水後以呈現角色汗流浹背的狀態,彭于晏認為張姊在片場的反應也讓他看到一些劇本裡沒有的東西,包括如何傳達情緒,也帶動了他的演出。這樣的表現也得到導演的讚賞,他認為彭的演出豐富了全片的想像,表現比自己當初劇本設定的更加好。

 

彭于晏更多蛻變的可能性

《熱帶往事》彭于晏

從開朗陽光男孩形象起家,早期接演大量運動類電影讓我們看到他為戲變身和嘗試各種技能的可能,更一度以武打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入圍香港金像獎影帝,彭于晏早以自身實力,證明自己是個貨真價實的演員。在《熱帶往事》裡,我們看到他再蛻變的可能,妝髮固然讓他更入戲,但自己相信就是那個角色,從外型到心裡都把他定錨,從膽怯、觀望到心中有火,無論從眼神到肢體,彭于晏已成功說服我們,他就是王學明。無論是自己勇於突破框架的決心,或是和張姊對戲完全站得住腳的內力,都值得我們給予他肯定。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