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法貝爾曼》:傷痕將是人生的形狀

電影神搜

有些藝術家的創作,會一直圍繞在那個無法彌補的傷痕上,每個作品裡都用不同的角度、立場去審視那個扭轉不了的遺憾。隨著歲月的推移,那些過去難以啟齒的脆弱,卻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 嚴格來說,不完全算是史蒂芬史匹柏的"自傳",雖然是他人生真實的經歷,不過他將主角另外取了假名,想把自己的光環再收斂一些,讓觀眾更能覺得即便沒有史蒂芬史匹柏的本名,這還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單純講述一個小男孩在分裂的家庭裡,如何找到真實的自我。

《法貝爾曼》

史蒂芬史匹柏出生於由電腦工程師與藝術家組成的夫妻家庭,理性與感性不斷地影響他童年的發展。電影開頭劇情帶到史蒂芬史匹柏小時候第一次進入戲院時,父母兩個人各自用了理性與感性的角度,向他解釋了什麼是電影。在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作品裡,很常出現特效場面,特效場面向來與科技脫不關係,而他那始終被美國許多大型電腦企業挖角的父親,讓他從青少年以來就熟悉了電腦科技在藝術上帶來的改變,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史蒂芬史匹柏是一個能接受科技快速發展的創作者。

《法貝爾曼》的故事線只侷限在童年到青少年這段時間,看不到任何與史蒂芬史匹柏有關的豐功偉業回顧,敘事上非常專精而不發散,更沒有流水帳,若拿掉大導演的名字,它就是單純講了一個少年如何愛上電影的故事。若熟知史蒂芬作品或是有一直關注相關訪談的人,就會知道他早期的作品一直有著父親缺席的特徵,《法貝爾曼》對於父親有很完善的描寫,甚至還有透露一絲長久以來對於父親誤解的愧疚之意。

《法貝爾曼》

就我自己的感覺,《侏羅紀公園》算是對於"父親"一角很有積極面向描寫的作品,不喜歡小孩的亞倫葛蘭博士,也會自願擔負起父親的責任,而續集《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對於女兒與父親的理解與和解都有詳盡的描寫,這時期算是很明顯展現了史蒂芬史匹柏對於父親諒解的想法,從《法貝爾曼》更可以知道,為什麼他能放下對於父親長久以來的怨憤。雖然史蒂芬史匹柏對於父母離異這件事,長時間無法接受,但在電影裡能看到他對於父母情感選擇上,逐漸放下了批判性的立場,或許所謂的成長不是獲得了什麼,而是放下了什麼。

《Super 8》

若能先在看《法貝爾曼》之前,欣賞由史蒂芬史匹柏監製的《Super 8》,會更有強烈的感覺,我個人覺得《Super 8》已經很貼近《法貝爾曼》史蒂芬史匹柏想要透露的私密告白,為了忘卻傷痛,所以在膠捲上打造一個自己能守護的秘密世界,只是《Super 8》還包了層科幻的外皮。就如藝術家村上隆所說的,

「藝術是將自己引以為恥的部分表現出來」

,《法貝爾曼》沒有任何高歌頌德的片段,有的只是向大眾展現那個曾於命運前懦弱綣曲著身子的自己,進而述說所有的不凡,都是先從面對自己的不堪開始。
轉載自:老爹談影

電影資訊

法貝爾曼 The Fabelmans

上映日期
2023/02/24
法貝爾曼_The Fabelmans_電影海報

劇情

電影深入刻劃了 20 世紀美國童年的個人面向,根據史蒂芬史匹柏自己的童年所改編的半自傳,一個青春成長的故事。故事描述一名年輕人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家庭秘密,並且探討了電影的魔力是如何幫助我們看到關於其他人和自己的真實面貌。

IMDB
--
Rotten Tomatoes
--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法貝爾曼_The Fabelmans_電影海報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