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菲莉絲奈吉導演執導的《珍愛熱線》,劇情描述女主角喬伊(伊莉莎白班克斯飾)因患有隱疾必須試圖停止分娩,於是請求醫生執行墮胎,不過卻沒有一位醫生敢替喬伊墮胎,縱使這將危害到他的生命。於是喬伊向「珍」求助,替自己與未來的孩子延續生命。
「珍」是在 1969 年芝加哥由民間發起的神秘代號,他們來自各地、職業,也不分膚色,在那看似自由激昂且封閉的美國社會,無畏強權地將自己攤在陽光下,致力協助非自願懷孕的女性進行「非法」墮胎。於法於理下「我的身體」該為誰而戰?
懷孕的女性能否墮胎,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反對者認為胎兒有生存權,不應墮胎,但如同《珍愛熱線》裡喬伊反問醫生:
「那我的生命安全呢?」
母親的生存權,又有誰來保障?又如同片中許多求助於「珍」此墮胎組織的女性,他們當中被強暴,生父不願負責又或罹患絕症的女性,在身心已承受極大陰影的情況,將胎兒帶到一個外在環境不友善、生長條件極為險峻的人世間,是否就是負責任、唯一且妥適的作法?
《珍愛熱線》從喬伊自身的問題出發,進而帶到整個美國社會諸多女性的問題,當憲法保障的人權將女權排除在外,當整個社會核心權力結構掌握在男性手上,當妳的丈夫將妳的價值定位在「讓他少吃冷凍食品」的煮飯婆上面,妳是否要干受擺布,任其壓榨,還是另闢蹊徑,尋找另類結盟的可能?
為了讓更多女性能墮胎,喬伊和夥伴從墮胎費用、補助名額、遴選資格各方面去設想,喬伊甚至從原本負責墮胎的男醫生那習得技術,以期造福更多的人。
《珍愛熱線》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景況,也揭露了在釐定墮胎順位時的盲點,被強暴而受孕的女性固然令人同情,但身罹絕症的女性命就該絕嗎?何以後者等候墮胎的順位就必須在前者後面呢?
生命對兩者加諸的不公,其實並無二致,很難去判定誰有優先接受救濟的權利,然而「珍」有這樣的念想,去做這些女性生命中的溫心港灣,縱然內部少不了歧見爭執,最終的目的都是將她們導向生命中更美好的風景,這樣的女力結盟和淑世情懷,依然是讓人動容的!
在欣見「珍」日漸壯大並持續幫助許多女性的豐碩成果外,我們也擔心總是騙老公說要上美術課的喬伊何時會被發現,她要如何面對老公和女兒?老公知情後的震怒可以想見,但他身為刑事訴訟法律師的設定,反倒成了助老婆擺吞困局毋須坐牢的好棋。
比較可惜的是,《珍愛熱線》裡喬伊老公以「我們需要妳」召喚喬伊回家,本質上較類似於國片《一家之主》裡寇世勳「需要」老婆鮑起靜的情形,是依賴多於肯認,圖方便多於內自省,我們看不到他試圖了解老婆做的是自己認為對的事的起心動念,看不到雙方在東窗事發過後更進一步的溝通,這是影片較可惜之處。
綜觀《珍愛熱線》全片,電影不剝削這些女性的生命處境,不放大墮胎手術的可佈,而是平視她們的身體,一如片中女性墮胎時,總是端坐在旁握住她們的手,軟言安撫的喬伊,靜謐而沉定地凝視著與自己有相仿生命經驗的她們。這是全片最動人的場景,迥異於《墮胎師》或《正發生》的呈現,而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陷落與重新綻放,可以發生在同一瞬間。
《珍愛熱線》拍出了結痂的陣痛與新皮長成的美好,是看完讓人難以忘懷,後座力十足的佳作,推薦給大家。
電影資訊
珍愛熱線 Call Jane
- 上映日期
- 2023/02/10

導演
劇情
「懷孕」本該是值得欣喜若狂的事,但患有隱疾的喬伊(伊莉莎白班克斯 飾)得試圖停止分娩,於是請求醫生執行墮胎,不過卻沒有一位醫生敢替喬伊墮胎,縱使這將危害到他的生命。於是喬伊向「珍」求助,替自己與未來的孩子延續生命。 「珍」是在 1969 年芝加哥由民間發起的神秘代號,他們來自各地、職業,也不分膚色,在那看似自由激昂且封閉的美國社會,無畏強權地將自己攤在陽光下,致力協助非自願懷孕的女性進行「非法」墮胎。於法於理下「我的身體」該為誰而戰?
- IMDB
- --
- Rotten Tomatoes
- --
- PTT
- 好雷
100%
